等他上床時快11點了。

他一時沒有睡意,就盤膝坐在床上刷手機。

很快他就注意到一則很有意思的娛樂新聞。

說是花旗國那邊的一名饒舌歌手在一個類似CF的遊戲中辦了場虛擬人演唱會,引起了上百萬網友進入遊戲觀看、現場互動。

這讓楊躍想起了穿越前的一件事。

全球性瘟疫持續數年後,與網路相關的技術及市場因此更加彭勃的發展,而娛樂圈則有流行虛擬娛樂的趨勢。

剛穿越過來時,楊躍感覺這個世界的科技就和前世16、17年差不多,就沒想那麼多。

卻沒想到,這裡的虛擬技術似乎不弱於他前世的世界。

想到未來的發展趨勢,楊躍便在網上搜尋虛擬技術的相關資訊。

結果一看,這個世界的虛擬技術竟似乎比他前世還更發達些。

其中明顯要比他前世世界強的是AR(增強現實)技術,其次是MR(混合現實)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則幾乎淪為配角。

進行一番查詢後,楊躍總算是明白了怎麼回事。

大約在十幾年前,虛擬技術頭一次興盛,備受世人及資本矚目。

當時一個最著名的虛擬技術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名為“虛擬機器”的研究專案,得到了不少資本的支援,可研究了四五年卻毫無成果。

後來團隊內部不知出了什麼問題,崩解開來,有幾個退出的研究員說所謂的“虛擬機器”技術百年內都不可能實現。

隨即資本紛紛撤資,轉而開始支援以AR技術為主的其他虛擬技術研究。

AR技術的研究沒兩年就出了成果,並被成功應用到市場上,於是拉來更多資本的矚目與投入。

如此一來,VR技術的研究專案能獲得的資源就更少了。

至於最早提出來,備受矚目的那個“虛擬機器”專案,更是成為了徹底的笑話。

該專案的立項人麥克斯·約翰遜也從虛擬技術的研究天才淪為笑柄,從此淡出了公眾視線,再無訊息傳出。

“虛擬機器”楊躍前世也有人提出過類似設想,卻連研究都沒有。

因為“虛擬機器”類似於一款超級虛擬引擎,理論上楊躍前世EPIC開發虛幻引擎5所能做到的虛擬機器都能輕鬆做到,進而做得更多。

比如說直接塑造外貌、聲音與真人無異的虛擬人!

這樣的功能無疑很強大,甚至匪夷所思。

正因如此,楊躍前世人們連研究都沒有就放棄了,認為數十年內都不可能真正研發出這種技術。

現在看來,這個世界因為某些原因,竟然有團隊去研究了,並且當初拉了不少投資,鬧出不小的動靜,但最終似乎只是證明了這條路不通而已。

‘要是這虛擬機器技術真的研發出來就好了,那我就能將前世那些喜歡的明星最美、最巔峰時期的虛擬人給弄出來!’

‘可惜了,這個世界也沒能研究出來,還因那件事讓VR相關技術都發展緩慢,虛擬引擎技術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