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浮橋爭奪(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這並不足以動搖到漢軍的優勢。畢竟蜀軍大部分著犀甲,而漢騎之中有不少人是披鐵甲,這兩者間意味著質的差距。
漢騎見到形勢不對便立刻改變戰術,靠近蜀人之後,便選擇下馬抽刀步戰。
他們以行伍為單位結成一個個小圈,而後逐步向北擠壓蜀軍的空間。面對面的砍殺之下,並沒有多少可以玩弄技巧的餘地,就是鐵與鐵的碰撞,意志與意志的較量,然而這兩者都是漢軍的長處,他們對此也心知肚明。
大約是進行了差不多半個時辰,蜀軍很快就呈現出了頹勢。打出一個比較明顯的缺口後,又有一些漢騎上馬衝殺,把周圍的蜀人朝山林中驅散。
遠處指揮作戰的楊阜長舒了一口氣,等將蜀人的陣型全部打散,就將是漢軍的全面勝利。
可就這時,一陣怪獸的嚎叫刮破長空,一些正跑動的隴上軍馬詫異地放慢腳步,不祥地勐噴著白汽。
很快,就看見蜀人步兵的身後,衝出幾個高大的龐然巨獸。這些巨獸極為高大,馬兒它的面前如同玩物。
巨獸撲閃著大如荷葉的耳朵,用力甩起長長的綁上利刃的鼻子。可能受到騎其頭上馴獸人的刺激,巨獸不斷髮出一陣陣的吼叫,邁起柱子般的巨腿朝前直衝。
這是來自南益永昌的大象,北方的軍士、馬匹從來沒有看見過這種巨大的野獸。
隴右騎士都被突如其來的怪獸驚呆了,鬧不清眼前的動物到底是何方妖魔。
而那些長於奔跑冰雪隴原的涼州大馬,則完全受不了大象的吼叫和巨大身形的壓迫,眼見著巨獸撲來,都驚慌失措,四處亂奔。
馬上騎士想要勒住坐騎,卻哪裡勒的住?受驚的軍馬四散奔逃,坐大象頂上用尖刺指揮的馴象人,則全力催動巨獸,直朝漢軍最密處奔去,三下兩下,當前的一頭大象就踏到了缺口前,此處的漢騎頓時一鬨而散。
就聽見啪啪木頭斷裂的聲音,那是殘存的木楯都被大象踩個稀爛。蜀人的大象趁此機會,繼續朝漢軍後面驚慌的馬隊直衝而去,就像是快刀切入乾酪,受驚的漢軍騎兵都朝後面奔走。
緊跟著大象後面,一片殺聲震天,重打精神的南中軍部分步騎,一起急湧而出。
原本最前下馬廝殺的漢軍,很快就被淹沒蜀人反擊的洪流之中。如果能有少數人能活下來,也逼已成為蜀軍的俘虜。
本來漢軍盡是騎兵,沙洲作戰正合其意。奈當頭的大象橫衝直撞,居前的漢軍馬隊被衝得七零八落,反倒成為狂蜂般殺出的梁人四處追逐的獵物。
體態笨重的大象,噴著白汽,漸漸停止了跑動,朝後面緩緩退去。而藉此信心大增的蜀軍,則繼續朝潰亂的漢軍騎兵勐衝勐打,試圖繼續擴大優勢。
但好此前楊阜已經朝西岸報過了訊息,就蜀軍開始圍攻漢軍營寨的時刻,西岸的第一批援軍也終於到來,馬超帶著兩百扶風騎兵岸邊站定後,就從側翼向蜀人發起衝擊,一看是馬超的旗幟,一些蜀人也心中打鼓。
甘寧落敗後,他們私底下多有討論,稱呼馬超是
“北國第一武人”。董和得知漢軍援軍已到,心想自己今日已取得了不錯的戰果,想克營還是有些貪心了,於是就下令撤軍,這才讓有潰敗之勢的西岸漢軍逐漸穩定了形勢。
他們逐漸歸攏起來,眼望著蜀人緩步離去,蜀人的腳步之下,逐漸顯露出枕籍般密密麻麻的屍體。
事後計算損失,漢軍一戰損失了八百多人,還有五百餘人傷重不能作戰,輕傷者數,而斬殺的蜀人僅僅只有三百餘人,得失完全不能並論。
這完全要歸罪於蜀人作為奇兵的大象。一時間,如何戰勝這種龐然巨獸,成為了漢軍中不得不考量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