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徐晃破關(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打通了函谷,關東的局勢才會大為好轉。如此便下定了決心,即親自挑選千餘輕騎,命剩下的人暫歸李侯統領,在鄉中接應。
出發前,徐晃對將士們說:“若是此次功成,無論斬級與否,皆爵升三級。”厚賞之下,將左們勇氣倍增,於是冒大雪連夜出發。
將士們策馬在沒膝深的雪地上穿行,飄過的雪花打在眼睛上分外生疼,走了不過數里,人和馬從頭到腳一片雪白,連鬍子眉毛都分辨不清了。
人馬減少後,愈發感覺不到別的聲音,只聽到雪花順著風勢,簌簌地飄落,就像萬千樹葉打下來一般,就這麼一路靜悄悄地,一直摸到函谷關南面的青龍山上。
四野白茫茫,不用舉火,也能夠看見下面城關連綿的房屋,都靜悄悄地沉浸在睡夢之中。
徐晃派斥候去觀察關城的西門,但斥候回來稟告說,雖然城門邊沒見到火光,也聽不到守衛的聲音,但關門緊鎖,恐怕進不去。
這讓徐晃大為失望,但周遭靜謐的氣息則告訴他,這分明是個奇襲的良機啊。
故而他分外不捨,心中思量別的奇策。他問嚮導說:能否從山上爬下去關城內?
嚮導又擺手又搖頭,意思是說,根本沒有下去的路。但徐晃下馬,探身仔細觀察了一下。
只見所在的這片懸崖立在背風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星星點點的黑色岩石,點綴在白色的海洋之中,他自語道:“崖石凸在外面,又有大片雪駐留,必有坡度,而非完全陡立。”他思忖了一會兒,叫從騎找來幾匹從馬,當頭的是一匹沒有生過駒的白嘴紅色母馬。
他命人把馬鞍、馬籠頭、馬鐙、轡頭都摘去了,然後放那匹母馬從懸崖邊上下去。
那馬回不了頭,就小心翼翼地,順著層層疊疊的岩石,一點一點地朝山下走去了,不一會兒竟踩著積雪,跳上了隔得很近的一處牆頭。
徐晃大喜,對將士們說道:“我等武人兵士,出入於鋒鏑之間千百次,也不曾畏懼。如今豈可被一個小小山崖擋住去路?諸君可以看到,馬能下去,騎馬就能下去!你等是願下山去建立不世之功?還是願意留在這裡等著軍法處置?”騎士們都練練點頭,有人說:“都下去吧,有何可懼的!”於是他們給馬蹄套上牛皮,又捆上繩子增加摩擦,他們把多餘的武器配飾都取下來放在地上,只穿戎服,背上背了一個箭囊,把弓斜背在肩膀上;斫刀橫放,刀鞘緊緊捆紮在馬鞍後面。
然後一個接著一個,從剛才那匹馬下去的地方,慢慢地從懸崖邊下去。
人騎在馬上,懸於半空之中,隨著馬蹄在岩石間的每一步跳躍,都彷彿要跌倒進無邊深淵,丟掉性命。
朝下面望過去,頓時頭暈目眩,冷汗迭出。即使行筆此處,也令筆者心驚骨慄。
更感嘆這些無畏的騎士,行於懸崖之上,將性命託付坐騎,而心中口中滿是忠貞報國之志,其情其景,怎不令人動容?
由於下去的速度很慢,先下去的人都靜靜地躲在雪地裡,等著更多的人下來。
這樣差不多已經後半夜了,下去的人馬密密麻麻的,擁擠在一起,也應該有數百騎了。
人們打量城牆周遭,知道自己腳下就是關城的民居,而遠方有點點火光搖曳,慢慢變亮,似是有一隊巡邏的遊哨過來了。
人們等不及了,就說,殺吧,還等什麼啊。一時間前面的人翻身上馬,縱馬衝入遠處警戒的關哨中。
而尚在懸崖和山上的人,只聽見大雪中間夾雜著一片喊殺之聲,知道打起來了,但也只能小心翼翼,一個一個地順著懸崖繼續下去。
等到徐晃到懸崖下面的時候,廝殺聲已經慢慢平息了。有騎士地上血淋淋還冒著熱氣的幾顆人頭,說這就是陳王劉寵和他的幾個兄弟、兒子的。
這些人從夢中驚醒,尚未披衣,就已經作了刀下之鬼。徐晃就此成功攻破函谷關,他在關中稍作休息,令步卒在此地守候,緊接著率騎兵去雒陽面見大將軍劉備。
直至此時,他才得知關中大變的訊息。就在他率兵東襲的這段時日,呂布已派兵繞襲其後,接管弘農,繼而回軍北上,攻入河東,包圍蒲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