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呂布起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方才殺張昶張勐兄弟的鬧劇,並非是賈詡謀劃,而是呂布臨時起意。呂布以為成事總得殺一二人方可,不然無以需得立威,竟也不告知賈詡。賈詡聽聞後,不由大為嘆息。
張昶張勐兄弟乃是涼州三明張奐之後,在涼州久有聲望。尤其是張昶,他書法極佳,善隸書、小楷,尤善章草,在文壇中有“草書亞聖”之稱。如今卻死於呂布之手,使賈詡對未來頗多了幾分陰翳。
但事已至此,糾結也無用,當務之急,還是火速出兵長安。於是呂布當即召集府中其餘可信親信,與賈詡協商此事。
涼州地形狹長,山麓迭起,若按尋常方式調兵,雖好過蜀中,但也早不過十日。尤其是呂布的嫡部,如今只有三萬步騎鎮守北地靈州。麾下其餘的軍隊,約有三萬人,散亂在酒泉、敦煌、張掖、武都等地,短時間內調之不及。
好在賈詡早有計劃。在此期間,賈詡一直暗中與韓遂等部謀劃,自劉備出兵關東後,馬騰、宋建、韓遂三部便私自調兵,對外只宣稱圍獵,實際上已在射虎谷中聚集起四萬精卒,引而不發,時刻等待出兵的良機。
六萬兵卒,佔據關中或許有所不足,但是襲取長安,卻是綽綽有餘了。故而賈詡向呂布獻出了一份明賈暗兵,內外響應,先發後作的策謀。
賈詡以為,陳沖雖然在涼州內沒有足夠眼線,但在扶風與馮翊之內,則多是忠臣。即使路上如何晝伏夜出小心翼翼,也難以遮掩蹤跡,一旦洩漏訊息,則前功盡棄。
故不如先派萬餘人為先鋒,假扮成販馬的商賈,大張旗鼓地往長安進發。即使現下偶有缺漏,但射援在呂布手中,可以借用其印璽,偽造文書,沿途官吏必不敢攔截,待先鋒行出一地後十數里,後續軍士便可趁機壓境,剿滅沿途亭卒,而先鋒封鎖道路,以防訊息外洩。如此一來,大軍便可神出鬼沒,於悄然間直抵長安城下。
不過長安城中仍有北軍、虎賁軍、宮衛等部,根據董昭訊息,合約有三萬餘眾。徐晃將帶兩萬餘北軍攻打董承,那長安城內,也能剩下約有萬人。如若指揮得當,以民眾協防,未必不能死守城門,等待援軍回防。畢竟箕關、蒲坂、天井關等要地都還在漢軍手中。如果霸府真舍關東於不顧,一心回防關中,那就大事去矣。
因此,賈詡將此次襲取的核心放在長安城內。劉備大敗之下,陳沖乃是關西整個霸府的首腦,除他之外,再無人能夠穩定局面。故而賈詡以為,應當在入城之前,令城中的天子一黨刺殺陳沖,若成,則長安自然落城,若不成,也當趁機作亂,令禁軍無心城外,涼軍趁機而作,便能一舉封城。
眾人聽罷,都以為此計甚是妥當,而後再商議其中的人事安排。
此次出兵其實分為兩路,一路在北,為呂布親率,自泥水南下,其麾下有高順、張遼、曹性、魏續、侯成、成廉、郝萌、張禽、趙庶、李鄒等人,幾乎是親信傾國而出。
而另一路則在南方漢陽郡內,由韓遂、馬騰、宋建三人領導,下轄馬超、成公英、楊秋、劉雄鳴、張衡、成宜、李堪等部,自略陽過番須道,沿汧水而出,兩軍會於安陵。只是對於南路而言,他們沒有商隊遮掩,只能在出兵之後盡力馳行,故而會出兵稍晚。
至於留守州中的將領,賈詡做如下安排:蓋順守靈州,轉運涼州州中物資;杜楷守弋居,若進攻不利,時刻接應大軍返回;焦矯前去狄道,與世襲三鎮守軍相互聯絡;榮邵坐守武都,安撫白馬羌、參狼羌諸羌。
議事時,賈詡以為先鋒任務最重,所思所行也最為細緻,稍有差池,便會導致前功盡棄。故而他自告奮勇,願從當年殘餘的萬餘涼人中,挑出三千餘人,自扮馬販,為大軍探路。呂布知其謹慎,自無不允。
部署作罷,州府當即散會準備。只是眾人離去時,高順叫下賈詡,私自問說道:“先生的計劃,我是佩服的,可我卻忽然想到一個缺漏,不知先生有沒有安排?”
賈詡問道:“是何闕漏?”
高順皺眉道:“先生寄希望於京中呼應大亂,可陳沖經營已有六年,縱然有人不滿,至多也不過幾百人,哪裡能在城中生出大亂?”
賈詡聞言一笑,低聲道:“高君放心,我在武都多年,卻對京師變化了如指掌,自然是有內應啊!這幾月裡,我已與其飛書商議,暗地裡接應有千人入城,等的就是這一天!”
吞噬
高順悚然一驚,不禁看向賈詡澹然的眼神,其深陷的眼窩中,彷彿藏著許多可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