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腰中帶有些許魚食,此時乾脆灑在面前的倒影裡。紅鯉見狀,倏地遊了過來,在漣漪中來回盤桓,陳沖喜愛至極,想伸手撫摸它,不料指尖剛一入水,那紅鯉便從掌下穿走,在一處柳枝的陰影裡浮動著,似在窺視他。

陳沖倒並不因此煩躁,他看著此情此景,只感受到一股萬物逍遙自在的生氣。先想起了莊子說的“鰷魚出遊從容”之樂,繼而又想起陶潛的一首詩,福至心靈地念了出來。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他的心中已經在思考餘生的安排。

次日,未央宮召開大朝會,法正攜袁紹首級,當眾向朝廷百官獻禮。

大堂之上,法正捧案而行,從公卿之間一路穿行到天子之前,這令百官盡皆失色。袁紹為士族魁首,在朝中廣有人脈,幾乎無人不識,也無人不以其為人傑,也以其為劉陳的最大對手。可孰料秘密之間,未經過任何征戰,此時他遍佈血汙的首級就已置於眼前,述說著鐵一般的事實。

法正最終在大殿之中站定,向諸公展示著這顆人頭。這顆頭顱裡曾經醞釀過無數摧毀漢室的陰謀,從策動謀反、雒陽政變、進而到關東割據,誰也不知道他還帶有多少秘密,但現在這顆頭顱裡什麼都沒有了,醃製之後看不出任何表情。

隨後麴義入朝覲見,天子帶著莫名的神情讓他起身,詢問袁紹是如何死亡的。麴義如實回答,直到這時候,陳沖對於河北的佈局才讓人知曉。百官對此訝異至極,繼而是心悅誠服,當即對天子恭賀萬年。

陳沖把昨夜與劉備商議的安排佈置都書寫成表,此時交付給天子,天子閱罷,也沒有推脫的理由,意興闌珊地蓋了章,便宣佈散朝。

但天子沒有立刻離去,他久久駐留在大殿之後,聽聞眾人離宮時紛紛的腳步與議論,那裡全是對陳沖劉備的阿諛之聲。這讓他倍感厭惡,可又有何用呢?天子一想起董昭的計劃,湧起的卻是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這半年來,劉焉和呂布的承諾讓他欣喜若狂,本以為只要劉備率軍出關,便是自己親政的大好良機。可現在袁紹已死,關東一片大亂,難道還能抵抗劉備嗎?恐怕大軍未渡大河,河北便已盡數歸降了。這時候,如何還能讓劉焉、呂布出兵?他從小就被人譽為聖聰天智,可在現下,卻想不出任何辦法。

他只好抱著僥倖的心理給董昭傳信,詢問他還有無他策。

董昭得聞袁紹已死,亦是不知所措。自入京以來,他身在暗處,陳沖身在明處,這才得以讓他秘密串聯,陰謀佈置。他本以為自己智識超凡,以有心算無心,必能獲取全功。孰料即使如此,陳沖只有一招佈置,便令他的此前謀劃盡數作廢。

莫非天意未絕漢室?董昭心生疑惑,彷徨良久。若要繼續行事,他看不見前路,但讓他將此前準備盡數放棄,他也心中不甘。最後,他決計放棄一切猶疑,將命運交予上蒼,以蓍草卜筮求問此事前程,結果竟得了一個《既濟卦》。

《仙木奇緣》

《既濟卦》的卦象是下離上坎,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勢壓倒火勢,意味著滅火必將功成。

董昭心中大定,在他看來,漢室為火德,以水滅火,這就意味著此次大事必成。他當即回信天子說:“且待天時,天日有意,必不佑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