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蛾賊撲火(第2/2頁)
章節報錯
城中的齊人得知訊息後,當夜便準備從城北準備了十來艘船隻,打算開啟城門,在城中漲水之後從北面浮水出去。孰料在剛剛搬開城中堵門的沙袋,還未及開門,城北的大門轟然倒下,連帶著附近的城牆也有多處垮塌。
原來經過兩月的浸泡,臨淄的城門與城根都泡爛了,這邊城門稍有動靜,便連帶著整個城樓一起坍倒。碎裂的夯土落入水中,一下也不知壓垮壓死了多少人,繼而城中響起如嗚咽般的哀嚎聲。
齊人北投的計劃就這麼泡湯了。
劉備得到訊息,還以為是水患導致的,繼而一面吩咐人到下游潰堰洩水,一面派人打聽城中的情形。過了一個時辰,巡邏軍士來報,說城中沒有任何動靜。這個時候,諸將都聚集到大帳內,紛紛請求帶兵進城。
劉備並不急於進城,他說:“既然已經與他們約好,那就等到明日再說罷。”
這一等一直等到次日下午,此時無風,天上灰雲密佈,天色晦暗。堰水已經盡去,地上溼溼軟軟的,還有不少水窪。但整座臨淄城寂靜無聲,門也沒開,陰惻惻,似是死城。
劉備讓西河軍先從塌陷處入城。霸府軍雖是他最信任的部隊,但圍城日久,心中恐也有怨忿,劉備實在怕他們在入城時惹出事端,故而才讓軍紀最好的西河軍先入。
西河軍踩著滿地的淤泥和碎石,如密密麻麻的螞蟻一般湧入各處缺口。不等他們尋找,城內四處都在發出垂死一般的聲音:“陛下他們在土山上!”
漢軍迅速穿過門第的崎嶇與骯髒,密集地層層包圍了這座一頭靠在城牆上的土山。土山上沒有旗幟,約有三千餘人,鬧哄哄地不知在做些什麼。
漢軍們想趁勢衝上去,卻不料看見了一幅奇異的場面,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
這三千餘人散佈在四周,密密麻麻地站成幾排。他們一個個衣衫破碎,血跡滿身,長期的飢餓和惡戰,已使他們脫了人形,兩隻深深凹下去的大眼睛,像兩個漆黑無底的深洞,直呆呆地望著前方,望著漸漸增多、漸漸靠攏的仇敵,臉上無絲毫表情。他們之中有的手殘缺了,只剩下一個空洞洞的衣袖;有的腳斷了,則用一根棍矛支撐著。大家身子緊挨著身子,胳膊緊挽著胳膊,靜靜地,默默地,像石壘的堤壩,像鐵打的圍牆,在他們的中間,便是一個簡單的棺槨,裡面就是黃巾剛剛死去的,最後的道首。
有人帶著幾個小孩走下來,指著他們對漢軍說:“這就是我們的陛下和幾個皇弟,他們都是為我等所脅迫,望你們不要為難。”如今領在前頭的乃是傅燮之子傅幹,他在北疆遊歷後,被陳沖安排在霸府從軍。
傅幹接過劉超幾人,對來人問道:“這不是難事,只是你們打算幹什麼?”
那人哂笑道:“你看著就知道了。”
傅幹聞言,不禁靠近幾步去看,此時也更被震驚了:人牆的前面分明已架好了一道兩尺來高的乾柴,將後面的齊人緊緊包圍住。有幾個人在給乾柴澆油。他們神態安詳,氣宇寧靜,如同農夫在灌園,如同園丁在澆花,站在對面二三十丈遠、手持刀槍、凶神惡煞般的漢軍,在他們的眼中似乎並不存在。
前來的那人走回去了,他回到齊人之中,剛剛身上還存在的些許殺氣,頓時都消散了。他的面孔上只有笑容,然後他舉起了一隻火炬,挺直了腰桿,邁著極穩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走近了柴堆。
忽然,漢軍眼前升騰起一串熊熊的烈火,給原本陰溼頹廢的土山添上數萬道耀眼的光輝,將三千齊漢將士映照得如同鐵鑄銅打的金人。
高祖立國之初,齊國貴族田橫先是復國,而後又為韓信所滅,被迫逃亡到海島之上。高祖認為他是賢人,便打算赦免田橫的罪過,讓他入朝為官。
但田橫卻說:“此前我與高皇帝同為諸王,如今卻要拜他為天子,這實在是有損田氏的尊嚴,而高皇帝確實有遠高於我的度量,這令我心中羞愧。高皇帝想見我,那我就把我的頭送給他,當作感謝他的恩情罷!”說罷,田橫面向東方故土,遙拜齊國山河,口唱:“大義載天,守信覆地,人生遺適志耳!”遂橫刀自刎。
高皇帝見到田橫的頭顱後,非常感動,隨下令徵召送田橫來的兩個門客,兩個門客隨即自殺。於是又下令徵召田橫在海島上的五百舊部,那五百人也自殺。高皇帝由此稱田橫為賢人,以諸侯王禮厚葬田橫,併發兩千人為其守靈。
當年,天下人都為田橫的義氣所震撼,稱其為高節。如今有三千人能為管承所陪葬,豈不與田橫相仿乎?劉備得知原委後,亦是非常感動,便如高祖一般,下令依田橫故事,在媯山下為其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