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白馬大營(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此,無人再在岸邊攔截。張羨得以在當夜直抵濮陽城北。按原計劃,他們本打算在濮陽城東十里處紮營,但再往東一里,張羨才發現更蒼軍在此處設有三道鐵索,短時間內無法突破。可若是在此頓足過久,敵軍兵力前來合圍,駐營一事也就不可成了。
張羨當機立斷,選擇調轉船頭,返回白馬城北二十里處,背靠大河,下船修建營壘。此時已是卯時,張羨知道時間緊迫,於是先讓一部分人上岸,在河岸處修建幾座容納千人的小營,營成之後,他再打算在營壘周遭挖掘壕溝,然後從大河處引水入壕溝,以保證有初步防禦。
過了兩個時辰,南方果然出現了更蒼軍兵士的身影。他們與那些在前線的普通士卒不同,竟身騎褐色的馬匹,也穿著厚實的皮甲,手中的長矟在秋雨裡也仍然閃爍著寒芒,顯然是更蒼軍的精兵。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這些人背上綁著一杆黃土色的雲紋小旗,在風雨裡宛如在空中滾動的山石。
這些人大約有千餘人,是由更蒼司徒管承親隨所組成的精兵,以其背有黃旗聞名,被更蒼軍內部稱之為“馬旗軍”,由其部將吳巨騎率領。在東緡解圍之後,他們移兵白馬,準備在此休整之後再至原陽換防,此時遇到漢軍來襲,他們主動請纓,勢要將漢軍的營壘盡數摧毀。
張羨看到他們到來,又眼見自己尚未有一座營壘修好,心中非常焦急,便把手底下的軍官都叫過來,問他們說:“我在長沙時平賊寇,平的都是些山賊蠻夷,若有百匹馬都算是了不起了,可今日遇到的賊人非比尋常,竟有千騎衝陣。若說水戰步戰,我其實都無所畏懼,但在平地上應對這些騎士,我卻又無可奈何。事已至此,我願求助於諸位,誰有能阻擋他們的?我願在大將軍前為其表功!”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他帳下諸人面面相覷,一時都不敢說話。這也難怪,張羨不善騎戰,莫非他們便擅長嗎?
正當張羨失望的時候,忽有一壯年男子上前說:“這不算難事,我平時練兵時,便時常設想如何在江北對敵,制騎之道,我也小有所得。府君若不嫌棄,便讓我前去應敵罷!”
張羨聞言大喜,對這男子感謝道:“不意今日有漢升這等壯士!好!我把我最精銳的九百甲士派給你,你看可否?”
“九百太多,府君只需給我六百甲士,八百強弩,我便敢言必勝!”
“好!好!漢升真猛士也!”
他說的漢升,乃是劉表贈與的軍官之一,名作黃忠,是南陽人,被劉備派遣到張羨軍中。張羨本與劉表不和,無意重用黃忠,但此時要緊時刻,也顧不得許多,匆匆點齊六百甲士交予黃忠,看他如何對敵。
此時馬旗軍已從營壘缺口處殺了進來,一些漢軍試圖對敵刺殺,但比不上馬旗軍的快馬,幾個衝殺便將營壘中的漢軍衝得七零八落,難以組織有效的反抗,一些漢軍準備往河岸上逃,但沒跑出幾人,出口也被堵上,被更蒼軍驅趕至牆邊刺死。
其首領吳巨騎正殺得興起,忽而聽到部下說,北面有人衝過來。他北望過去,這才發現有數百明晃晃的甲士踏步邁了過來,他們手持大木楯,走得很慢,以至於似乎是在蠕動,但他們的目標很明顯,正是想將他們騎軍中斷。
吳巨騎見狀大為不屑,對屬下說:“我看敵軍是昏了頭了。”,隨後又興奮起來:“這都是些甲士,必是敵軍精銳,等我們將其射殺,敵軍便無可奈何了!”說罷,當即集結麾下騎士,向黃忠他們包圍過去。
而黃忠不慌不忙,指揮甲士們結成一個圓陣,依舊緩步向更蒼軍走過去。
馬旗軍知道硬拼不一定能勝,便散開來,圍著圓陣在外又劃出一圈滾動的大圓,不斷地向漢軍射箭,漢軍開始並無反抗,只是不斷收縮陣型,馬旗軍也隨之收縮陣型,不知不覺,大部分騎士已入了步卒的箭程。
在此時,黃忠忽而一聲大喝,漢軍紛紛扔下手中木楯,露出木楯下的強弩,在敵軍紛飛的箭矢裡,一輪密集的箭雨反射了出去,落入沒有防備的馬旗軍中,頓時殺傷兩百餘人馬,而後他們皆高聲大喝,奮力向受傷的騎士們追殺過去。
倉促之下,吳巨騎吃了一個大虧,廝殺了兩刻後,發現佔不了上風,為大局著想,他丟下百餘具屍體,匆匆敗回白馬。
荊人也不管這些私人,他們抓緊時間,繼續在原地修建營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