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始生提防(第2/2頁)
章節報錯
皇甫麗聞言,主動上前請命說:“既然使君看重此事,我願前往關東,為國家分憂。”
陳沖見他主動請纓,非常高興,連聲說好,鼓勵他道:“皇甫家的威名,就是要靠你這樣的俊才來重振啊!”於是拔擢皇甫麗為豫州刺史,讓他暫時負責豫州事宜,他對皇甫麗說:“豫州如今只有兩郡,但袁術治國無能,難收人心,君可徐徐圖之。”
皇甫麗大聲允諾。
陳沖隨即將今日的決定寫成奏表,上書給天子後,今日的事宜便結束了。
他與陳群一道徒步回家,路上,他問陳群說:“長文,你覺得自此一戰後,我們下一步會如何行事?”
陳群思慮少許,自然說道:“以當今局勢,偽朝猶自大亂,而大將軍攜精銳之軍東征,自然是當乘勝追擊,想必定有斬獲。”
陳沖聞言失笑,他說道:“若是沒有孟德此事,或許可以這般做,但此戰之後,海內恐怖,巨壓之下,再大的禍事也都可以消弭。我敢料定,偽朝的亂事很快就將結束了。”
陳群聞言,頗有些不敢自信,疑問道:“當真能如此?”
陳沖點頭說:“而且不止偽朝,便是淮南的袁術,聽聞此事後,恐怕也有唇亡齒寒之感,兩軍恐怕將聯手抗衡。”說起袁術,陳沖忍不住嘲諷說:“袁術雖說昏聵無道,但對存亡一事卻頗為敏感,正如盲目之蛇,雖不能視物,光聽風聲,卻也知道如何趨利避害。”
“兄長之意,是指今年難成大功了嗎?”
“兗州多乃平原,青徐多水網高山,今年的戰事,恐怕會止步泰山了。”
用完晚膳,陳沖決定以私人名義給曹操寫一封信,勸諫他哀憫百姓,但鋪開紙張,陳沖又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了。
沉默間,陳沖將腰間青釭劍拿出,放置在桌桉上。劍芒如水,撫摸劍身,一股冷意沁入骨髓,就像歲月,就像曹操在自己眼前了,陳沖心中沉靜下來,揣測著曹操的想法。
曹操的經歷他都知曉,為敵所敗,又有殺父滅族之仇,以曹操之秉性,是決計不會放棄仇恨的。曹操的心性他也知道,自視甚高。若你能入得他眼,或許可為至交好友,但除好友外,常人在他眼中,不過芥子塵埃,恆河黃沙,是生是死,他皆不在意。故而陳沖最終與他疏遠,而選擇了劉備。
但一個人的命運,不僅僅只取決於他的經歷心性,還取決於他一瞬間的靈光。
人之精神既脆弱又堅強,可能因為短短一瞬而改變人生,也可能受萬鈞巨力猶屹立不倒,這些往往只源於人心的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或許自取滅亡,或許隨波逐流,或許永垂不朽,後世禪宗所謂立地成佛,便是以此為根本。
但人卻不能以此來識人。
陳沖想了半夜,最終也只能無奈地承認,自己已不能影響曹操了。他只能作為一個老友的身份,在信上寫上一首《素冠》,以表自己的心意罷了。《素冠》出自《詩經·檜風》,常用表悼亡同情之意,全文如下:
“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勞心慱慱兮。
庶見素衣兮,我心傷悲兮,聊與子同歸兮。
庶見素蔽兮。我心蘊結兮,聊與子如一兮。”
書寫完畢,陳沖尤嫌不足,思量再三,又在信的末尾又加上一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