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從中看到了一絲良機。

私下裡,他與曹仁夏侯惇等親族商議說:“如今玄德攜五萬並人來到雒陽,兵威較去年更勝,而蛾賊內訌,相互攻殺,其勢較去年而言,又何止是小了數倍,若是等玄德定計發兵,蛾賊定難支撐,便是有些許波瀾,但論兗州一地而言,也必然收復。”

言及此處,曹操言語稍頓,但神情上滿是不甘,他拍著自己的肩膀,感慨說:“到時候,天下都只會稱讚玄德的名譽,以為他是唯一的英雄,又有誰會知道我曹孟德呢?”

曹仁聞言,頓時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他拍著刀鞘笑說:“看起來,孟德你已經做好打算了。說罷,你想要先打哪兒?不管有何強敵,我曹子孝皆會率騎在前,為你噼山開路!”

“好!”曹操見曹仁如此豪氣,心中大為滿意,揮手拿來地圖,指著濮陽朗聲說道:“這兩年我們受盡苦頭,屢挫屢敗,以至於賊軍已然低看我們。這一戰,我們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打濮陽!”

話音一落,在座眾人無不一驚。如今張方雖親率萬騎向東,但主力仍駐留在東線。特別是濮陽城內,是整個防線的核心。早在上月,他們便打聽清楚了,濮陽守軍不下四萬。而現在曹操麾下所有兵力,也僅有四萬而已。若只算現下能調動的兵力,也不過二萬之數。以兩萬之軍攻四萬之城,真的可行嗎?

看眾人露出猶豫神色,曹操反顯得成竹在胸,他笑道:“不用擔心,這一戰,我們不用攻城。我已想好計策,只要抵達濮陽,定能讓敵軍主動出城,與我們野戰。你們所該憂慮的,應當是戰勝之後,那麼多賊軍俘虜,我們應當如何處理啊!”

說罷,曹操面色漸漸沉靜,開始給眾人下達命令:他將全軍分為三部,自己一部,曹仁一部,夏侯惇一部。

曹仁部領五千步卒,麾下有曹純、曹洪、張邈等將。曹操令他們在夜中進軍,埋伏在韋鄉以東二十里的密林裡,等待他的訊息。

夏侯惇率萬餘步卒,麾下有夏侯淵、夏侯廉、鮑信等將。曹操令他們大張旗鼓,浩浩蕩蕩地進駐酸棗,做出有兵馬不斷從西方到來的模樣。

而曹操自己則領五千騎軍,麾下有曹昂、樂進、典韋等將。這批騎軍每人皆有從馬更換,曹操要以此騎軍,來大破濮陽黑山軍。

命令一下,各人都開始了匆忙的準備,只有曹昂等眾人離去後,反問曹操說:“大人,大將軍已下達命令,不日就將領兵東征,我們未經大將軍允許,自行出兵,是否會毀壞大局?又是否會招致大將軍猜忌?”

曹操沉吟片刻,緩緩說:“小子多慮了。乃父身為兗州牧,肩負平賊守土一責。如今我起兵討賊,不過履職而已,如何能令大將軍猜忌?若戰勝,我有功無過,若戰敗,在朝廷裡也不過是微末小傷罷了,也壞不了什麼大事。”

見曹昂仍是擔憂,他又說道:“等我發兵之時,自會給雒陽發信,你且去歇息罷!”

曹昂知道多說無益,給父親鞠了一躬,匆匆退去了。曹操看他離去後,自己坐回主席,一手指著地圖上的山川地理,腦中繼續打磨著戰事的細節。

到了八月二十三,劉備還在挑選招撫人選的時候,忽然收到一封陳留來的軍報。劉備頗為意外,畢竟曹操此前早已來信過,說黑山軍無有動作,也不知他此時來信所為何事。

結果一閱之下,劉備大驚失色。

曹操在軍報中稱,如今蛾賊大亂已近兩月,賊首張方似有回援跡象。若等張方回援,則戰機盡失,今歲又將徒勞無功。幾日前,他在濮陽內通有內應,已約定時日開門破城,故而他將領兵二萬,將於二十四日將進攻濮陽。

最後,曹操立下軍令狀:若此戰不勝,他必以死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