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逢大亂於天下,冰川塞道,渡河無處,恰似春秋之世,周禮崩而鐘樂壞。若思作為,正當胸懷宇宙,足涉萬里,心丈百載,以王屋之苦功,篳汨羅之荊棘,如此大事,腰間豈能無利劍傍身呢?”

“龍首所言誤人啊。”出言的乃是隱士焦先,山間溼熱,他抓起蒲扇露出胸膛,邊搖邊說:“我常聞龍首乃世之高士,故而出草廬,下笊籬,試聞龍首之高論,孰料竟是如此昏聵言論。”

陳沖受人抨擊,卻不感惱怒,反而笑道:“焦君有何高論?”

焦先立起膝蓋,斜撐著胳膊笑道:“道之所存,杳杳冥冥,道之所在,昏昏默默。如今雖是大亂之世,實乃人心紛擾,趨利避害的緣故。”

陳沖立刻聽出三分味道,他笑問:“焦君是想說,人心因物而動,而我身懷利器,自起殺心,乃是取禍之道?”

焦先詫異地打量了他一眼,隨即頷首道:“聖人有言: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聖人又言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龍首以英才自詡,存救國之志,可稱雄偉。卻是小道,人心因而亂之,世道因而徒廢。”

“小道?何為大道?”

“一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二曰: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三曰: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四曰:上善若水。”

說到此處,焦先又自述志向:“如今天下昏亂,我正欲棄榮味,釋衣服,離室宅,絕親戚,而後閉口不言,吞丹食藥,漸行辟穀,登山仰霞,臨淵採露,漸吸日月精華,以餐風而代五穀,曠然以天地為棟宇,入玄寂之幽,而復入老莊之懷也。”

眾人聞言,再看他一身不羈的服裝,露麻袒胸,衣衫便是汙痕,腳上卻穿著破漏草履,但這不減他風流神態,顯然所言並非妄語,而是身體力行,心中都由衷欽佩。便連陳群也心底感嘆說:這是許由一般的人物啊!

陳沖聽他說完,卻面露悲哀之色,他長嘆道:“焦君竟棄世!實令我傷悲,天下之事,從來是智長昏消,豈能棄今而從古?須知天生億載乃有人,人生萬載而有國,國生千載方有義,義生百載才有今日之大漢。”

“皓首不可復青,年老難再年少,光陰緊迫,歲月常急。焦君卻以垂垂之老身,求冉冉之新芽,豈不謬哉?”

“如今刀劍即出,唯有握持相迎,懷王霸之略,傳開智之道,護生民以太平,曉大義於後世。”

眾人聽聞,無不胸懷激盪,大聲喝彩,特別是遠來寒士與遊俠,心中直比陳沖為伊尹、太公之才。

這時,焦先看著陳沖,微微頷首,而後緩緩說道:“龍首確有大志,我欲與龍首一約。”

“何約?”

“三十年後,我欲與龍首再言平生。”

陳沖頗為詫異,他笑了起來,頷首道:“焦君欲行佳話,我豈敢推辭?”

焦先也笑起來,他隨即拉上好友侯武陽,竟當場踏步離去了。

只見他披頭散髮,行走時髮絲隨風狂舞,走了一會,又聽他突兀長嘯,而後在風中歌唱道:

“生生死死,非物非我。”

“獨往獨來,獨出獨入。”

“鴻鵠高飛,吞舟之魚。”

“生無一日之歡,死有萬世之名。”

身影漸行漸遠,消失不見。

陳沖一時聽入迷了,他冥冥間忽然有一種預感,三十年後,他們確實還會再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