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族長
章節報錯
爺爺把我抱回房間,交給了奶奶照顧。奶奶懷抱著我,滿臉皆是疼愛!這個上了年紀,踮著小腳,平日裡刻板嚴肅的老嬢嬢,卻是整個王家大院兒裡唯一讓我感覺到溫情的人。
爺爺和爹連夜搞了一輛驢拉板車,他們把馬廄裡孃的屍體,連同那頭因生產死去的大黑馬和畸形小馬駒也一併抬到了車上。這父子二人手扛著鐵鍬,齊心合力把三具屍體拉去了亂葬崗。然後又尋了一處偏僻的位子,將屍體扔下後,再用鐵鍬在屍體上面蓋了一層浮土作為掩飾。
事閉後,爹爹趕著驢車往回行,爺爺一個人坐在板車後面,嘴裡叼著一口大煙袋鍋子,不停的匝巴著,連連嘆著悶氣。
二人乘著驢車剛剛轉到江源鎮的東條街街角,只聽到那一片人聲沸沸,家家戶戶燈火通明。
東條街是整個江源鎮最大的農戶區,那裡坐擁著聯排的平房,和半數的江源鎮鄉民。我們江源鎮是產糧大鎮,除了一些富庶的殷實大戶經營生意商鋪,大多數的百姓還都是以種地為生。
當時傳統社會的藍圖就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小國寡民,因此“士農工商”四民之中,士居首、農次之、工第三、商是最賤之業。
而按照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劃分則是。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燒鍋,六流當。七商,八客,九種田。
中九流: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戲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龜。五剃頭,六擦背,七娼,八盜,九吹灰。
家家戶戶但凡有土地者,好歹也算得上是上九流之末。於是,江源鎮的鄉黨們各戶守著自家的土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週而復始,作息都是十分的規律。
可是今天還真的是稀奇,我爹和爺爺兩個人趕著驢車路過東條街,竟瞧見那半條街的平房裡,家家戶戶都亮著燭火。甚至隱隱約約之中,還可以聽到男女老少的哭鬧聲,‘叮鈴咣噹’的敲鑼打鼓聲,淅淅猝猝的碎腳步聲,以及開門關門,木板撞擊的聲音!
“爹,鎮子是不是出什麼事兒了?”
我爹一邊趕車,一邊抻著頭往東條街那頭眺望。
我爺爺當時不僅是王氏家族的大族長,也是整個江源鎮的族長。只因當時的世道不太平,原本鎮子裡是個昏庸的縣官主事,過上個把月便被另一夥勢力取代,沒過一兩年,又換上了一大批帶上藍色大蓋兒帽,腰中彆著盒子炮的鳥槍隊佔據了政治中心。鎮子附近的山頭上又有土匪作亂,軍閥一波接著一波,也不知道現如今當家做主的究竟姓誰,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
於是江源鎮的鄉黨們就合夥商議,在本鎮子中選出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者,作為鎮子裡的大族長,協理江源鎮的一切事物。
我們王家是江源鎮赫赫有名的鐘鳴鼎食之家,興盛了百十年的時間,富裕了幾代人。我們王家的祠堂,是整個江源鎮最宏偉壯闊的一棟建築,坐落在鎮子的最中心。有八進八出的大庭院,青石磚砌起的高聳門樓,深紅色的琉璃瓦鋪頂。我爺爺也是整個江源鎮中最慈悲仁和的鄉紳,他做生意一直秉承著合理公道,四六分賬原則,王家只收取四成的利潤,剩餘的六成全部回饋給鄉黨,因此十分受江源鎮百姓們的尊敬。
百姓們一致推選我爺爺為江源鎮的大族長,我爹自然也是百姓心中當之無愧的下一任繼承人。因此,對於鎮子裡面發生的怪異現象,爹都尤其上心。
“爹,不會是那些鬍匪下山來了吧!鳥槍隊前一陣子大張旗鼓的要剿匪,都他娘是乾打雷不見下雨,一個土匪沒見抓獲,倒是收了咱們鄉黨們不少的糧食。莫不是惹惱了‘金鉤子’他們,這幫土匪下山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