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胡亥打死也不同意與姬離和談的根源,其實也很簡單,自尊心作祟。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感到奇怪,胡亥這樣的傢伙還能有什麼自尊心可言?

面對權傾朝野的姬離,胡亥選擇了忍讓,對姬離一言而決朝政的做法一語不發。

面對大肆殺戮的姬離,胡亥選擇了躲避,對姬離排斥異己,鞏固勢力的做法默默無語。

面對姬離,胡亥多次忍讓,高官厚祿籠絡,珍寶美人討好,處處避其鋒芒,甚至將自己當成了一隻鴕鳥,將頭埋在沙子裡,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只要我看不見別人,別人也就看不見我。

呵呵,這種想法何其可笑,但胡亥不止一次的為這個想法付出了行動,他在姬離面前哪裡還有什麼尊嚴可言呢?

但這次又為何這般固執,執意不肯同意蒙恬的建議,堅決反對與姬離和談呢?

原因很簡單,一句話,拿的起,放不下。

拿起,放下,這兩個名詞聽上去很簡單,但真的運用起來,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夠輕易駕馭住這兩個詞語。

拿不起,放不下。

這是世界上大多數人的通病,也是為人處世的第一種境界。

處於這個境界的人,往往執著於眼前的小利,而忽視長遠的發展,為了滿足些許個人的慾望,從而費盡心機,不擇手段,但到頭來結局往往是兩手空空,黯然收場。

拿得起,放不下。

這是世界上一小部分人的典型特徵,也是為人處世的第二種境界。

處於這個境界的人,往往看似灑脫,實則陷入自我的迷障之中,無法掙脫。

他們平日裡瀟灑恣意,好不快活,但一旦碰到讓他們認真的事情,他們可能就再也走不出來了,結局往往淒涼,令人唏噓。

拿得起,放得下。

這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一小部分的優勢,也是為人處世的第三種境界。

處於這個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或許在他人看來,這種人最傻,乃至於最蠢,認為他們都是一些瘋子,但實際上只有他們自己內心才能夠明白。

自己是多麼的快樂,自己已經享受到了他人所不能理解的精神快感,這種人遊離於世俗之外,一切看淡,不悲不喜。

用一句中二的話來說,那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歷千劫而不悔,縱萬世而不殤。

這種人的結局往往才是真正的美好,經歷一切,終究功德圓滿,看破紅塵。

這三種境界,代表著三種不同的人生,也代表著走三種道路的人。

而如今的胡亥,可以說就是處於第二種境界,擁有著大部分人所共有的通病,拿得起,放不下,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堅決反對與姬離和談。

因為和談,就意味著他胡亥向姬離低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另一種層面的認輸服軟。

若是在之前,蒙恬尚未回到咸陽,咸陽宮尚未被收復的時候,胡亥只怕是想都不用多想,說認慫絕無二話。

該低頭就低頭,哪管什麼皇冠會掉,眼淚會掉。

肯定是保住自己的性命重要,尊嚴是什麼?能當飯吃嗎?能救自己嗎?

但現在不同了,今時不同往日,蒙恬的出現,讓一些事情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