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易小川獨自一人去到李斯府上進行拉攏之時,他就開出了這個令李斯心動不已的條件,不僅好言相勸,還替胡亥做主承諾了讓李斯將來當宰相的條件。

今日胡亥又說出此事,只不過是回應了當初易小川許諾下的利益交換罷了,他心中不甚在意,本就沒打算食言,胡亥也不是要利用李斯,而是真心想要將對方拉攏過來。

所以聽到李斯的第三個問題,胡亥心裡倒是鬆了一口氣,沒有過多的擔憂之色,不怕李斯提條件,就怕連機會都不給,好在李斯終究還是不敢真駁了他的面子。

胡亥隨口就說出了自己的初步條件,當宰相只是一個方面,當然了,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說出來,底線得一點一點丟擲去才是,胡亥相信只要李斯還有名利之心,就一定會答應自己的。

一旁的易小川倒是沒有胡亥那麼樂觀,因為他知道,李斯現在在心裡已經產生芥蒂了,對馮去疾是胡亥的人這一點而心有膈應,不像以前那樣純粹了,很多事情都得好好思考才是,恐怕沒那麼好說服,胡亥還是高興的太早了。

果不其然,李斯的反應很平淡,對胡亥口中提出讓自己當宰相,權傾朝野的話語明顯表現得不是那麼上心,不置可否,眼神中還閃過一絲疑慮。

說實在的,李斯之前對於易小川說胡亥會讓自己當宰相的承諾還是比較上心的,也確實心動了,現在胡亥也的確提出來了,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情況可是有些不一樣了。

李斯不相信胡亥會讓自己當宰相,畢竟有馮去疾在前,如果給了自己,如何交代?李斯不會妄自菲薄,不過也不至於自大狂傲,認為胡亥沒自己就一定不行,其實有了馮去疾和易小川兩人的幫助,胡亥的大事就有成功的基礎了,加上他只是把握更大而已,倒不是非他不可了。

所以李斯認為胡亥忽悠自己的可能性很大,說不定將來大事一成,自己下場悽慘,那可就是自找麻煩了,打著這樣的主意,李斯干脆就不想投靠胡亥的事了,還是不要捲進來為好,保持中立,互不相干。

當然,因為馮去疾而心有膈應是一方面的原因,阻礙李斯投靠胡亥最大的因素或許是內心裡的不甘心,不甘心胡亥許出的利益如此之小,內心的貪婪阻止了李斯的想法,他想要更多的利益,更大的好處。

半晌沒有言語,李斯陷入了沉默,不知道是拒絕正面回答,還是在心裡思考著什麼,總之場內氣氛一下子沉寂了下來。

易小川心頭一冷,知道李斯這是產生退意了,事情有變,急忙在腦海中瘋狂轉動著念頭,思考著挽回局面的辦法,可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眼光不自覺看向了胡亥,事到如今,或許也只能依靠他自己了吧?就看他舍不捨得下定決心了,畢竟他才是主體。

見李斯久久未語,胡亥有些急了,語氣急促道,“丞相,莫非是我剛剛提出來的條件有何不妥之處?丞相有什麼顧慮,儘管直說,我一定為你解答。”

微微搖了搖頭,李斯沉聲道,“公子,不是你的錯,只是老夫年事已高,志向不大,很多事情漸漸都看淡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近些年在朝堂之上愈發有些力不從心,處理政事愈發吃不消,已漸生退隱之心,或許要不了兩年,公子就可以看到老夫退出朝堂的那一幕,這樣的我,如何敢答應公子?此事還是暫且作罷吧。”

李斯這話說的委婉,用自己年紀說事,說自己即將退隱朝堂,拒絕了胡亥的拉攏,可是他大概忘了,還有一個人比他年紀更大,而且身體也更差,更有資格說“退隱”。

這不,胡亥一聽李斯拿年紀說事,立馬反駁道,“丞相此言差矣,你可是父皇身邊數一數二的親信大臣,也是我大秦朝堂上舉足輕重的大臣,地位尊崇,缺你不可啊。

另外,父皇對丞相多有仰仗,治國理政依賴丞相多矣,如今正是我大秦帝國繁榮強盛,蒸蒸日上的大好時機,丞相怎可退隱朝堂,離開父皇呢?

而且,丞相莫不是忘了馮相?他可是年紀遠甚於丞相,尚且兢兢業業,穩坐朝堂,丞相又何言放棄呢?”

李斯聽了胡亥的話臉上有些抽動,這話說的有些打臉了,他倒是忘記了自己的那個對頭,馮去疾可是比他大的多,在朝堂之上的資歷也要比他高,不過可惜,資歷這東西不能當飯吃。

馮去疾雖然算是他的前輩了,不過在秦皇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比他不過,如此一來,屢屢處於下風也就不足為奇了。

腦海中的念頭一閃而過,李斯深吸了一口氣,還是沒有什麼動搖,微微晃了晃身子,好像有些站不穩的樣子,一旁的易小川見狀連忙上前搭了把手,扶住了李斯的身子。

“丞相,你沒事吧?”易小川有些關切的問道。

李斯眼角餘光瞥到了易小川的到來,乾脆身子順勢一倒,剛好讓易小川接了個正著,臉上表現出一副醉酒的模樣,眼睛半閉半睜,給人一種昏昏沉沉的感覺,嘴裡咕噥道,

“沒事,大概是方才與公子暢飲時,一時盡興,多貪喝了兩杯,現在有些醉了,年紀大了,愈發不由人,身體還得好生休養才是,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多留了,這便離開,公子,趙大人,我就先走一步了。”

說話的功夫李斯藉故睜開了易小川的雙手,身形踉蹌著往門口而去,跌跌撞撞的,看上去好像醉的不清。

李斯這是不要臉皮了,藉著醉酒的機會趕緊脫身,不然可不好離開,總不能直接撂挑子不幹吧?

易小川和胡亥兩人對視一眼,面面相覷,眼中都是有著一些無奈和不甘,顯然是都沒料到李斯竟然會採取這樣的方法來逃避此事,不過二人也不是傻子。

李斯說自己醉了那就是真的醉了?傻子才信,都知道這只是李斯的一種託詞而已,兩人看著李斯的身影即將邁出房門,心中各有心思,腦子裡就一個念頭,決不能讓李斯走了,否則的話,拉攏一事就徹底失敗了。

“且慢,丞相不急著走,如果由你擔任宰相,馮相退隱朝堂,那這個結果丞相還滿意否?這就是我給丞相的條件和答案。

丞相幫助我成就大事,我絕不會忘記丞相的恩情,事成之後,朝政皆由宰相做主,我絕不過多幹涉。

蒙恬的大將軍之位也可以拿出來交給丞相的兒子李由,李由師承蒙恬,文韜武略俱是不凡,擔任三十萬蒙家軍統帥綽綽有餘,我大秦以後的安危全權交予他之手,兵家大事,一言而決。

一門父子二人,皆為我大秦上卿,傳出去也是一段佳話,不知丞相如何看待?今日一旦出了這扇門,此前種種,盡皆作廢,還請丞相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