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連面積,

東海都是中土的數倍。

那個地方居然還需要從中土蒐羅人口?這不由得讓蘇徹想起一段往事。蘇三公子曾經見過歷城常氏往東海去的船隊,當時說是要把門中子弟送往東海劍宮。

家中內鬥的時候,蘇徹還看見過一套賬本,似乎上面寫的都是販賣往東海去的大小魚獲。

往東海賣魚,這種買賣類似往沙漠裡賣沙子,蘇徹當時只覺得是賬上用的暗語。

現在一回想,恐怕這個歷城常氏就是往東海販賣人口的一個上家。

在中土蒐羅了人口,販賣給羅剎海為首的東海商行牟取暴利。

只是東海上要這麼多人口乾什麼?

「能有什麼動作。他們買賣的不是編戶齊民的良人,而是地方豪族的部曲奴婢,都是些賤民,自天下崩亂之後,哪次要把這些部曲奴婢升為良民,那都是改朝換代的一場大亂。」

馮不行幽幽一嘆:「更何況朝臣們又有誰敢跟這等門內不知道多少長生真人的海商作對?就算是有幾個骨鯁之臣一片公心,也會被同僚捉住把柄,務必讓他們身敗名裂,好當成送給羅剎海的貢品。」

聽到這一節,蘇徹也唯有跟著長嘆。

大梁積弊已深,這深得不只是大梁,還有這門閥盤踞朝廷,豪強分肥地方的格局。所謂改朝換代,換得只是個倒黴的天子,真正深層次的東西根本不曾有絲毫改變。

推倒重來,前面的是已經推倒了,可後來重建的與前面的別無二致。

「國事艱難。」

「北面其實也一樣。」

馮不行寬慰道:「北邊每年除了往東海販賣人口,他們可是朝廷親自在賣。而且還有大批流民往北面和西邊跑。」

「北面?」

蘇徹有些無法理解。

往西邊跑還算可行,因為中土跟西國之間也有一片廣大的荒地,其中是妖魔與凡人混居的混亂地帶,大多都尊奉佛道的城邦小國。

日子雖然艱難,但不至於過不去。北朝再往北……那可是魔門所在的北荒。

這一南一北能對峙這麼久,可真是臥龍鳳雛。

蘇徹一時也有些無能為力之感。

今天的大梁朝廷的確可以下一紙法令,宣佈從此以後再無部曲奴婢,大家都是編戶齊民。

這只是形式上的改變,根本不足以撼動更深層次的那些關係。

為什麼會有百姓淪為部曲奴婢?

原因實在是太多了。

朝廷與地方官剝削無度,當編戶齊民無法生存,投靠到豪強名下,還能多點喘息的空間。

地方上妖孽鬼怪作祟,很多村落碰見了妖獸就是滅絕,地方上又無力管控,所以便舉族投靠某些掌握著武力的豪強以求庇護。

豪強們之所以成為豪強,不是在生產工具上佔據優勢,就是族中強者眾多,地方上的博弈,比如田地、水源,弱者總需要一個強者去為他們爭鬥,久而久之,就只有依附在豪強身上。

蘇徹看了一眼酒桌之上,在座的幾個人裡,陸柏與朱彝兩個,幾乎也算是自己的部曲,而馮不行則是老蘇的部曲。

整個中土,都是在這個邏輯之下運轉著。

這種道德之法帶來的壓迫感,讓蘇徹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也許自己前世的許多原則在這個世界根本不成立。或者說如果要想成立,就需要自己做更多的事情。

而這些都不是現在的自己所應該想的。

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nbsp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