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修行,講一個信願行的路徑,可總的來說還是廣種薄收,門下弟子千萬,能養出幾個佛子便算是成功。”蘇三調笑幾句:“更何況他們從祖宗那輩就跳出了佛門,如今混成這樣,已經算是後來的大和尚們努力維持啦。”朱彝和陸柏兩人聞言一笑。

老獅子在玄山那裡弄出的好大動靜,但凡是有個眼睛的都知道,這位當年跳來跳去的古佛是墮入了魔道,最終是身死道消。

入魔這種事情,對於修行人來說都意味著一個恥辱的終結,從此以後,自己再非曾經那個追求超脫的自己,而是淪為了魔道修者的萬物與傀儡,至於老獅子這樣主動入魔的……誰知道是真的入魔以求上進,還是早早的就已經被魔主染化,還自作聰明的覺得自己是憑藉著決心與毅力行險一搏呢?

三言兩語間,前面便能看見一道奇絕的山道,佈滿青苔的石階左轉右拐,沿著山勢向攝山深處而去,層層疊疊,彷彿直入青雲之上。

山道旁邊立著一座石碑,上面刻著一個偌大的止字。蘇徹看著這條山道,心中莫名升起一股熟悉之感。

當初自己登臨黃天,面對那巍峨的無窮宮闕之時,彷彿就是這樣的感覺。

這是來自道法深處的共鳴,是來自同一法脈的傳承之間自然而然的熟悉感。

看來這就是通往止心觀的道路了。

“你們在這裡等候,我自己上去看看。”蘇徹輕輕吩咐一聲,陸柏與朱彝二人自然應諾。

陸柏與朱彝雖近,這裡卻不是能夠隨便分給他們觀瞧的地方。止心觀與黃天道一般,都是自郁離子處得來的法緣,並非是自己所有的私物。

石階上青苔深厚,群木蔓延幾乎擋住了山路,瀰漫在山間的霧氣,清冽之餘卻有一種拒人千里的蕭疏。

蘇徹依舊向前。不知走了多久,不遠處已經能夠看見一處山門。說是山門,不過是竹木搭成,看似是村中匠人粗拙的作品。

只不過最上面掛著的那塊木匾上

“止心觀”這三個字彷彿鐵畫銀鉤,透露著一股不凡的氣度。遙遙望去,此處建築造型古樸簡拙,看似不過是什麼村俗道人逍遙之所,然而若是仔細觀瞧,便能看出這道觀與地脈彼此勾連,暗合天地法度,靈氣含而不露。

如同一處水墨大作的點睛之筆,混不著筆,然而處處皆在呼應此間,不聲不響之間,於無聲處暗送驚雷。

當真是仙家之洞天秘府,出塵離世的好去處。

“無量天尊。”山門之處。一個穿著麻衣的老道人手中拽著一條几乎已經光溜溜的麈尾,他輕輕一彈麈尾,向前施了個道禮。

“適才觀內靈機耀目,只道是門中高人下界,小道趕忙道山門迎接,這才看見是觀主前來。”神完氣足,定鼎樞機。

蘇徹看了一眼這表面上看起來已經土埋了半截的老道士,此人赫然也是一修成還丹的修士。

蘇三公子一時有些失落,也有些驚喜。所喜者,眼前這道人雖然形容清矍,穿著寒苦,然而到底卻是一位修得還丹的神通之士,黃天道在人間界並非是全無經營,自家這個觀主並非光桿司令。

而失落則是眼前這位道友雖然是神完氣足,但是雙眸之中神光卻是黯淡,周身隱隱有淡淡死氣遊離不定,儼然是壽數不久的樣子。

“早間門內頒下法旨,由魏教御門下弟子執掌本觀,貧道聽聞觀主赴任不勝欣喜,只是不想又過了些時日,這才等到了觀主。”鹿川老道臉上透著一股子高興勁,說著比劃著手請蘇三公子往裡去。

“三公子,當年送上的那條繩子可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