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初困在第六品境界許久,心灰意冷下山去求人間富貴,倒是在紅塵之中打磨一顆道心,竟然證得第五品還丹。

下山容易,要重新再上玉陽山卻是千難萬難,熊綬便在御史臺做了一名行幽御史,他是玄門正宗出身,法力深厚,一口法劍更是凌厲遠勝同僚,即便在御史臺中也是難得的高手。

當初巫支祁大鬧御史臺,便是他帶領其他御史圍殺,其在御史臺地位之重,手段之高可見一斑。

另一位身材消瘦,雙目之中沒有瞳孔,盡是一片蒼白,髮髻以一骨簪定住,雙耳上各自纏繞一條青色小蛇,正在他耳邊吐信不止。

這位李一真當初也是中土有名的散修,走南闖北,亦正亦邪,當初曾與宇文睿在北面連斗數場。後來北魏太師勢力膨脹,這位也就只有南下討日子過活。

不過能與宇文睿這樣的一代天驕交惡之後還能逃到南邊混日子,一身修為藝業也是可想而知,絕非什麼庸手。

這兩位就這樣坐著,彼此也不言語,彷彿是廟裡供奉的什麼泥胎木偶。

“兩位欽使,小蘇理刑到了。”

一旁的小吏出言提醒一句。

這兩位皆是老牌子的五品還丹,氣機感應自然敏銳,蘇徹來沒來,走到哪裡了,那都是門清,不過依舊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李兄,既然小蘇已經到了,那不如還是聽聽他怎麼說。”

熊綬一開口彷彿有劍吟之聲。

他養劍多年,周身劍意早已積蓄至一個極點,舉止動臥之間皆有異象。

“好。”

李一真眼睛望向門口:“去請咱們那位小蘇吧。”

當初大梁北伐,有枋頭之敗,追隨當今皇族的雍州各族菁英幾乎喪盡,其中尤以杜陵蘇氏為甚,幾乎是滿門皆滅,若不是有宮裡那位異軍突起,數年間登臨武道第四品境界,恐怕此間再無杜陵蘇氏這一門了。

那位以武道第四品,足以力敵北國太師之修為,被朝中上下尊稱一個“蘇公”。

當時只道是杜陵蘇氏不過是迴光返照,沒成想未過多久,杜陵蘇氏剩下的三個男丁裡反而有一人拜在黃天道長生真人門下,訊息傳入建康,不知道多少人跌破眼鏡。

後來更是飛速邁入第五品境界,踏入定鼎樞機之列,因此上在御史臺內,將那位武道第四品的大宗師稱為“老蘇”,將這位新銳的玄門修士稱之為“小蘇”。

原本還靠著老蘇苦心經營,仰仗韋懷文費心提攜的蘇氏一門竟然有了再起之勢。

實在是朝中最大的變數。

即便熊綬與李一真皆是五品修為,堪稱國之柱石,在面對這位聲名鵲起的“小蘇”之前都有些微妙的挫敗感。

逝者如斯,天下間竟然又出了這般人物。

不多時,蘇徹手搖美人扇,緩步登上了慈州行御史臺的大堂。

熊綬與李一真各自在座,兩邊的氣機直接撞在了一起。

這乃是一種靈覺上的交鋒。

在蘇徹感應之中,那位熊綬彷彿是純冰凝就的利劍,寒風所及,皆為三尺劍所斬斷。而另外那位李一真則是深藏不露,周身猶如一口深潭,其後別有生機靈動。

到底是御史臺的五品還丹,當初那頭水猴子能在他們圍剿之下逃出生天,果然不簡單。

蘇徹心中念頭閃過,而熊綬與李一真的感受則更加不同。

熊綬只感覺蘇徹彷彿一座萬仞高山,勢連大地,直指蒼穹。而李一真的感覺則更加明確,彷彿是看到了天敵一般,周身寒毛紛紛乍起。

聞名不如見面。

這兩位行幽御史對視一眼。

小蘇果然非比尋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