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秦淮夜月(第2/2頁)
章節報錯
總不會一從陰陽界裡出來,就想著倚紅偎翠,優哉遊哉一番吧。
陰陽界裡也不應該缺這樣的地方啊。
“你不知道嗎?”陰陽法王皺著眉頭:“我聽人說,你也算是這建康城裡的地頭蛇,小霸王了。”
“嗯,我是知道有幾家,不過不知道合不合前輩的口味。”
“合不合的另說,咱們先去看看。”
蘇徹看著這位一副火急火燎的樣子,暗自搖頭。
蘇徹當然不會覺得陰陽法王只是要來瀟灑一番,這背後一定還有別的安排。只是這樣遮遮掩掩,實在是讓人心裡沒有什麼安全感。
同他們合作一起重立天庭,著實是有些艱難。
建康,名曰一地,其實包括了三個部分。彼此呈品字形。
第一便是核心意義上的建康,大梁人對這裡還有個別稱,臺城。
這座城池,是模仿當年那些宏偉的帝都。以宮為城,裡面包括了各式各樣的宮殿,朝廷的各個部門,以及武庫、內庫等府庫。
是一座標準的集合了宮廷、軍事職能、政治機關的要塞。
另外一座,則是位於臺城西南方向的西洲城,這裡是後來形成的一座小城,兼具一些軍事職能,不過最重要的一個職能,這座城是大梁朝廷控制下的冶煉中心。
南征北伐的各色軍械,中央禁軍所用的鎧甲,流行天下的鐵錢都是在這裡冶煉鍛造的。
而東南則是丹陽府城,又名丹陽郡城,曾經是所謂丹陽郡的治所。建康與西洲沒有自己的行政機關,南朝也沒有建康尹的設定,丹陽尹就是事實上的最高行政長官。
西洲城、丹陽府城、建康城三城呈品字形。在這三城之外,還有石頭城等純軍事性質的要塞。這一組城市群,組成了廣義上的建康城。
三座城的一般行政事務,都由丹陽尹一人決定,因為位置太過重要,理論上由最高等的門閥揀選一流人物擔任。
現在的丹陽尹出身陳郡謝氏,小的時候便有令名,有“謝家寶樹”之稱。
這三座城池之間的廣袤區域,便是街巷相連的建康城區,由一條寬敞的御道穿過,左右兩邊盡是繁華的商業街區。
南朝雖有嚴格的宵禁政策,講究晨鐘暮鼓,所謂聞鍾而起,聞鼓則休。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建康城內居住的豪門大姓,恣意享樂還嫌不足,怎麼會守宵禁的政策呢?
於是乎朝廷之上便有高人運作一番。
按照法令,建康、丹陽、西洲三城只有城牆包圍的區域,才算是城區,要受宵禁政策的制約。
除此之外的廣袤城區,則是“白地”,理論上不屬於應該由丹陽尹管理的地方,所以不在宵禁政策範圍之內。
於是乎就這麼繞過了宵禁的管理,開闢出一片長明不夜的繁華地帶。
繁華歸繁華,可是堂堂首善之地,居然出了城牆便是不服王化的白地,也算是南朝的一件咄咄怪事。
蘇徹領著這位陰陽法王,一頭扎進了南朝的花花世界之中。
此刻夜已深沉,月掛中天。秦淮河上,畫舫連綿。朱雀門前,燈如火樹。
繁華盛景,猶如夢幻。街面上摩肩接踵的熱鬧景象自不必贅述,街面上不時能看見幾位明顯非人特徵的行者,建康的百姓們卻也是見怪不怪。
蘇徹憑藉著當初在建康城內行走的記憶,領著陰陽法王穿行於街道之上,終於來到一座九層高樓前面。
“前輩,這裡名為倚翠樓,取倚紅偎翠之意,聽說這名字是前朝之時,當年的末代天子在此流連時即興取得,樓高七層,裡面的姑娘,從東海的鮫女到西國的修羅,品類繁雜,無所不包,在我看來,此地應該是建康城內花壇之中的魁首。”
蘇徹指著一座高聳近乎連天的高樓說道,這裡門口人聲鼎沸,車如流水,馬如長龍。帶著面紗的客人們在門口一下車,便有相熟的小廝默默上前,領入樓中。
這安靜肅然的場面裡也隱隱透著偎翠樓穩坐建康服務業第一把交椅的霸氣。
陰陽法王駐足停留片刻,緩緩搖了搖頭。
“不是這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