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鑄劍(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那位國主,天縱奇才,終於化不可能為可能,於眾多敵手圍攻追殺之中不斷磨礪自身,以殘軀敗體另闢一條新路。
是為劍修。
重鑄之劍,更甚往昔。
他不論善惡,因為善惡已不足丈量他的仇恨。
他不問因果,因為因果已不能承擔他的過往。
此劍唯斬人而已。
敵國之人,無論老弱婦孺,亦或者名臣大將,一律平等,均為劍下之鬼。
如是十三年。
敵國終於十室十空。
他最後與瀕臨崩潰的師父和大師兄約戰於敵國皇宮之上。
大師兄直抒胸臆,講明瞭自己的過往痛苦,講明自己曾經愛人的追求。
他種種佈局只為建立一個眾生平等的理想國,一個宏大而美好的前途是如何在他的瘋魔之劍下化為烏有。
師父直指根源,講清楚一切都與一個更大的陰謀有關,事關人道興亡,天下興衰。此時迷途知返,一切或許還有補救的機會。
他只有一笑。
大師兄之血肉化為齏粉,被他分成十三份,餵給了十三種不同的狗。
師父的頭顱高懸於故國城樓之上,告慰在鄰國燒殺搶掠下為奴為婢的百姓。
一人一劍,了卻恩仇,無問因果。
從此天下多了一條名為劍修的體系。
這位國主並沒有登臨這條體系的終點,可自有後來人持焰而上。
劍修之路起於蝸角毫微,臻極於東海之上。東海劍宮乃此界四大宗閥之一,無數劍修行走於四海八荒之中行俠仗義,快意平生。
蘇徹將劍匣橫在桌上,手指輕輕劃過劍匣上的銘文。
沒有國仇家恨,不想行俠仗義,應該也有修行的機會吧。
劍修,是少數幾種在入門之初對身體根基沒有任何要求的體系之一。
而且僅以殺伐之力而論,更是穩居各大體系魁首。
這也正是蘇徹為自己選好的道路。
蘇徹輕輕敲開劍匣裡面的一個暗格,從中取出一枚竹簡,輕輕橫在手上。
竹簡上並無其他,唯有“鼎天鈞劍”四字而已。
正是蘇徹臨離開建康之際,拜託長輩從宮中取出的秘藏典籍,大梁於因緣際會之下從東海上尋得一部劍典。
此物原本乃是大梁某位派往東海之上探求奇珍異寶的採訪使偶然所得,因為入目所及頗有不凡便將之納入囊中。
而後卻塵封在府庫之中無人問津。
蘇家在宮中的那位長輩,起家與皇宮內院的藏書樓中,更是修得一身功法。早早便相中此物,經過幾番推演和尋物驗證,明確此物乃是某位精通書法的劍道高手所作。
竹簡之上的“鼎天鈞劍”四字內蘊藏了那位高手的精純劍意,後學者只要循著其建議引導,便可承襲這門絕學。
此物一直藏之府庫,蘇徹希望求取一門劍修入門典籍之後,那位長輩左思右想,以為以這一門最為合適,便施展手段,將此物送了出來。
蘇徹長舒一口氣,平心靜氣,左手抓住那竹簡,右手輕輕放在劍匣之上。
靈臺清明,劍匣內的靈兵一陣悅動。
一股劍氣沿著手臂緩緩注入體中,最終在眉心處化為烏有。
鼎天鈞劍四字也彷彿凝在蘇徹識海最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