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人正在為許攸之謀紛紛叫好,感嘆袁紹手下有如此謀士之時,答應中想起了一道冷笑聲。

“諸公難道不知道,這一計策能不能實現,實在太過取決於運氣麼?倘若徐榮真的能夠壓制西涼軍士呢?倘若董卓真的就派呂布過來鎮守虎牢關了呢?”

之間在袁紹的身後,一個人緩緩走出,平靜的臉上有著對許攸的嗤之以鼻:“再者說,難道董卓就真的不會親臨虎牢關?董卓歷經戰事無數,會中這種計策?”

“可笑至極!”

眾人頓時驚訝不已,急忙順著聲音看過去。

原來是袁紹的主簿,閻象。

沈東凌記得《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閻象勸解袁紹不要稱帝的:主簿閻象進曰:“昔周自後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術嘿然不悅。

可以想見,閻象雖然名聲不顯,但也絕不是易於之輩。想來也是所投非人,以至於一身本事沒能發揮分毫。

這樣的謀士交鋒,沈東凌當然是十分歡迎。當即笑著道:

“閣下高見幾何?”

只見得閻象站出來後,顯示對所有人都行了一禮,才接著在許攸不善的目光之中繼續說到:“諸公,在我看來,我們這一次天下會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討伐董卓,而不僅僅是攻下虎牢關!所以,我等大可以不必在這個地方浪費時間!”

這個觀點倒是第一次出現,沈東凌頓時來了興趣:“哦?眾所周知,虎牢關是洛陽的門戶,不將虎牢關攻下,如何能夠進攻洛陽?莫非繞過去不成?”

曹操、孫堅、劉備等眾人此時此刻也都驚異的看著閻象。

“沒錯,就是繞過去!虎牢關僅僅只是洛陽東面的門戶,而洛陽也不是僅僅只有這一面門戶!”

閻象沒有驚慌,仍是不卑不亢的說到:“除開虎牢關外,還有從潁川過去的軒轅關、大谷關,還有從這裡渡過黃河前往河內郡,還可以從溫縣、孟縣繞道,直接找渡口南渡到洛陽,甚至於還可以從河東郡直接趕往洛陽......”

“對比來看,哪一條路不比強攻虎牢關容易?”

“而且最最關鍵的是,能夠避免多少將士的死傷?”

閻象一邊說著,一邊伸出手指點在沙盤四處,同許攸、逢紀一樣在沙盤上畫出了一條條行軍路線。

這些路線無一例外全部繞過了虎牢關。

許攸構建的3D沙盤可不是那種模模糊糊,只能簡單表示地點名稱的那種,反而是事無鉅細,與洛陽及周邊地區所有的地市完全一樣,按照等比例縮小形成的,所以這一條條行軍路線根本就不是隨便畫畫就可以的,而是切切實實可行的。

在閻象的幫助下,沙盤的規模得到了擴大,將河內郡、潁川郡等地都展示了出來,

營帳內頓時陷入了寧靜。

並不是說閻象的策略比許攸的計策要好,而是因為這個方法太過耗時耗力,真正的可行性並不高。

只是眾人也都聽出了他話中的意思,一直在虎牢關和敵軍對峙,就算許攸的計策成功了,也依舊要犧牲大量計程車兵去填虎牢關這個雄關。

損失實在太大。

“閣下這計策簡直兒戲!”

果然,許攸立即開口反駁:“借道潁川,跑去攻打大谷關、軒轅關,白白消耗錢糧物資不說,難不成這兩座關卡就容易攻下了?就一定比虎牢關好打?”

“至於這條渡河的路線更是可笑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