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時日,便如巨石擊水,激起陣陣波濤。

各州各郡各縣全都沸騰了。

討伐董賊,成了天下共同的聲音!

.............

袁紹現在很不爽,非常不爽。

京都誅宦一事,本來自己佈局的好好的,天知道那十常侍發什麼瘋,突然就用奸計殺了老大何進,搞得自己只能跟他們魚死網破。本以為至少能有所收穫,突然冒出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董卓,跟老子搶勝利的果實,還搶贏了!這就很難受了。

自己不像袁隗、袁逢他們,他們能投降,自己卻是萬萬不能和董卓同流的,否則袁氏這麼多年積攢的名望定會大跌!

只得大罵董卓,和這貨劃清界限,然後逃離京都回到冀州渤海郡,老難受了!

袁紹擺弄著手上的一紙檄文,英俊威嚴的臉上滿是陰鬱:“這甄家贅婿到底想搞什麼?”

“號令天下,興兵討董是他能挑頭的麼?他有這個資格嗎?”

和袁紹一起從京都一路逃回來的逢紀聽聞此話,站了出來:“這不正是袁公所願?”

“董卓殘暴,現今更是殘忍地毒殺了弘農王,天下百姓無不想要將他殺之後快。此時興兵討伐董卓,實乃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袁紹很是鬱悶:“我當然知道這是好事,是壯舉。但是卻不是我帶頭出面,這名聲卻被那甄家贅婿搶了過去......”

逢紀明白了,袁紹之所以在這裡發悶氣,該是因為其身為天下第一名門望族的繼承者,對沈東凌的身份著實看不上。

沈東凌不僅是商賈之身,幽州牧這個官職也是其花費巨資買來的,格調著實太小。

但在其買官之後的種種行徑無不說明了他的能力才幹,比身世崇高的袁紹強了不少,這才是袁紹鬱悶不舒服的原因。

逢紀頓時微微一笑:“明公這話確實是說錯了,那沈東凌雖然第一個釋出檄文通傳天下,是這一次興兵討董的發起人,但等到天下諸侯匯聚,群英薈萃之際,必然會選出一個統帥全軍的盟主!以袁氏所擁有的的名望、明公現在在眾大夫心中的地位......”

“這諸侯盟主之位,還能被別人搶去不成?”

“到頭來,這一次興兵討董的功勞還不是明公的囊中之物?”

這番話一經說出,袁紹頓時大喜,臉上陰鬱盡去,當即大喊:“既然如此,還在這裡等什麼?速速點兵,出發洛陽!”

....................

討董檄文傳遍天下,京都自然也收到了。京都收到了,董卓自然也就知道了。

於是,董卓懵逼了。

幽州牧沈東凌,這哪位啊?

不是董卓嘲諷他名聲不顯,實在因為是沈東凌買官之時,自己久居西涼,正在跟姜人幹仗,對朝中事宜不甚在意。等到自己入京,誅宦、救駕等等事情忙的焦頭爛額,就更沒心思去了解一個遠在天邊幽州牧了。

結果這個自己聽都沒聽過的傢伙居然第一個跳出來反自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