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草原坊市(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前天下還比較太平的時候,沈東凌只想著如何如何搞錢,讓自己變得富裕。
現在天下即將大亂,沈東凌的腦子裡更是隻有雄圖大業。
以至於他根本沒想到的事情,甄夫人卻早早地給他安排好了,直接將自己的幾個女兒都送給了他。這還能拒絕?沈東凌又不是聖人。
“好吧,既然如此,咱們今晚就不做其他的了。妹妹你不是喜歡兵法麼,我來教你。”
無奈的笑了一下,沈東凌招呼甄脫上前。
“兵法?”甄脫一愣。
怎麼突然教起兵法來了?
在甄脫迷糊的眼神中,沈東凌繼續講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
時間過得飛快,如涓涓細流滑過指尖,轉眼便不見了蹤影。
幽州正進入了一個爆發增長的時期,每天都有新的面貌。
農業,在沮授、棗祗的大力組織推行下,屯田之事早早地步入了正軌,春耕更是已經結束。向來在不久的將來就能收穫頗豐。
教育,幽州學宮的正式建成,不僅帶動著各地官學的建立,也吸引了大批大批的外地學子遠來求學,其中自然不乏名士。
像鄭玄的諸多弟子,如國淵、公孫方、郗慮等都是史書留名之人。
這些人可不是單獨來的。三三兩兩結伴同行。
像國淵帶來的兩人,就都是青州北海郡人。
一個叫管寧,一個叫邴原。
這兩人可了不得。
管寧,字幼安。北海郡朱虛縣人。漢末三國時期著名隱士。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虛人。東漢末年名士、大臣。
邴原家貧、早孤。初為北海相孔融所舉。曹操為司空時,任邴原為東閣祭酒。
建安十五年,邴原擔任丞相徵事,後又代涼茂為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隨曹操徵吳,於途中去世。
管寧,字幼安。北海郡朱虛縣人。 名士管仲之後, 漢末三國時期著名隱士,與華歆、邴原並稱為“一龍”。
在原來的歷史上,董卓進京之後,天下大亂,管寧、邴原、王烈等人就去遼東投奔了公孫度。
而此時,遼東被沈東凌執掌,公孫度卻還名聲不顯。
在國淵的勸說下,管寧、邴原便隨著他一起來到了幽州。一是為了拜見老師鄭玄,而是為了見識見識名動九洲的幽州學宮。
沈東凌很高興,他們的到來證明了學宮的吸引力,也證明了自己的投資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