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飛速發展的幽州正如春日朝陽一般冉冉升起,薊城幽州牧府邸裡,沈東凌正坐在案桌之後,滿面春光,笑意盎然,靜靜的看著下方。

只見得史阿,阿福等眾多遊俠正單膝跪地,垂首等待。

“如此說來,十常侍所貪汙囤積的財物,我們得到了至少三成?”沈東凌笑著問到。

史阿卻沒有說話,回應的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少年:“是!一切都依公子所言,史統領帶著我們趁著袁紹等人誅殺十常侍、和董卓爭鋒相對的時候,潛入十常侍府庫,運走財物,只是事情緊急,沒有太多時間,導致許多大件財寶無法為公子運出,請公子贖罪。”

沈東凌稍稍眯了一下眼睛,史阿這是看上這少年了?有意思。

“不,能在群雄環伺之下,火中取栗,是非常人所能為,你們所為實乃大功一件,何罪之有?當重重賞賜才是。現如今,這些財物放在何處?”

“一切所得寶物現都放在武館裡。”少年繼續回答。

至於為何不立即運出來,帶回幽州。蓋因風險太大、人手不夠。倘若被董卓發現,派兵阻劫,財寶丟了事小,將幽州擺到檯面上才是真正的大麻煩!

沈東凌現在很高興,自己不僅得到了十常侍的三成財產,還得到了一份詔書,一份蓋著皇帝印璽的討殲除患的詔書!這份詔書內容不明,意思不明,目的卻很清晰:討殲除患!

如此一來,就看沈東陵什麼時候用了,使用時間、使用方式不同,所創造的收益必然天差地遠!

倘若之後各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之時,自己將這份詔書拿出,那就是佔了大義,就是有了名分!其作用將遠勝於曹操的矯詔!

仔細檢閱,沈東凌這次雖然沒有親臨京都洛陽,所獲卻遠勝於曹操、袁紹等人,畢竟他們還沒來得及瓜分十常侍財產,就已經被董卓趕了出去,除了誅宦的名聲意外,再無所得。而自己卻未被任何人注意到,依舊是隱於暗處,默默發育,等待時機。

當然,武館密室並非絕對安全,這筆錢還是要想辦法儘快的秘密送出來,免得日後董卓劫掠洛陽的時候遭殃。

沈東凌思緒閃爍,看向那替史阿答話的少年,微微一笑:“史阿說你叫徐福,原是潁州人士?以前讀過一些書?”

阿福點了點頭,不卑不亢地說道:“是的,小人徐福,曾念過一點書,幸得史統看重。”

沈東凌很高心,他想起了一條資訊:徐庶,本名徐福,字元直,豫州潁川人,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後來發奮讀書,短短數年便學有所成,一身本事超過了許多所謂的名士,是不可多得的奇才。

嗯,是眼前這個阿福沒錯了。

沈東凌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這一次居然能有這樣的意外之喜,更是高興萬分。

“嗯,既然如此,你日後便去幽州學宮讀書吧,我會為你引見蔡邕、鄭玄兩位大賢,請他二人收你為學生,至於你的母親,我會派人將她接過來的,會有專人照顧,你且放心就是。學宮期間,你鬚髮奮圖強,好好讀書,爭取早有所成,能夠為我所用,能不能做到?”

徐福大驚,原以為自己基礎淺薄,即使能得到史阿看重,也最多不過道薊城官學去學習,哪料得自家公子竟是要將自己直接安排進幽州學宮,還讓自己拜蔡邕、鄭玄兩位祭酒為師!連忙拜下:“多謝主公厚愛,徐福定竭盡所能,勤學苦練,不負主公重託!只是徐福目前才疏學淺,恐擔不上學宮聖地,還請主公允許我到官學求學!”

沈東凌臉上笑意更濃:“阿福大可不必謙虛,我相信以你之能,即使起步較低,也能很快趕上學宮進度的。”

但徐福依舊拒絕:“徐福自信自己能夠追上學宮進度,但徐福已受主公恩惠甚多,斷不能再讓主公為難!幽州學宮剛剛建成,天下文人學子都在看著,倘若我這麼一個毫無學識的人都進得學宮,學宮名聲必將受到影響!懇請主公收回成命!”

“好!好!!好!!!”

到底是徐元直,這心性就與常人大不相同,難怪日後能有非凡成就。

沈東凌大笑著站了起來,走到徐福面前,將他扶起。

“既然你意已決,便算了吧。不過距離官學建成還有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只能委屈你在家中苦讀了。不過,我還是會請蔡邕、鄭玄兩位大賢是不是的去你那檢查功課,教授知識,你可以試試看,能不能在官學建成之前,能有資格和學宮裡的學生同臺競技。”

沈東凌扶正徐福的身體,對視著他的眼睛,認真的道:“待你學有所成,能夠獨當一面之時,我請你作我的軍師!”

徐福再次深深拜下:“謝主公厚愛,徐福必不負主公!”

沈東凌轉身,正要離去,突然回頭喊道:

“哦,對了,阿福啊,你既然決定棄武從文,認真讀書,以前的名字就不要用了,換一個吧,就叫徐庶好了,我在給你立一字,曰‘元直’,如何?”

徐福懵了一下,拱手躬身:“謝主公賜名賜字!徐庶不甚感激。”

改名不是什麼大事,但取字卻著實很是重要,自己算是真的被認可了。

“這一次大家都累了,現在都回去好好休息吧!”沈東凌對著廳中眾人如是說道。

“諾。”

眾人回應,紛紛離去。

“該去準備家宴了啊。”沈東凌伸了個懶腰:“聽說這次跟老婆一塊過來的還有蔡琰這位千古才女來著,也不知道能否聽這姑娘彈奏一曲,想來也會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吧......”

今天是個好日子,京城洛陽所獲頗豐,還得到了蒙塵明珠奇才徐庶,而且自家妻子,岳母等人都已經來到薊城了。

隨行的不僅有甄儼、甄堯這兩位甄家少爺;還有甄脫、甄道、甄榮、甄宓四姐妹。基本上甄家主要人物都已經到了,這家宴也是一定要好好舉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