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了搖頭,問到:“那依三位之見,我該怎麼做呢?是救還是不救?”

沮授、郭嘉望向賈琮,賈琮點了點頭,說:“依我等之見,沈幽州應該只當沒見過這封信件,絕不可出兵洛陽,攪進這趟渾水!”

沈東凌笑了一下,看著賈琮:“賈刺史,您可是‘閹黨’中的名人,就不怕你在朝中的靠山倒了,自己也遭清算?”

“所以說,這不是投奔沈幽州來了麼。”

讓沈東陵驚訝的是,賈琮毫不避諱地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做不得冀州刺史,能就任涿郡太守,同樣是為朝廷效力!”

“既然如此,孟堅可要治理好涿郡啊。”

沈東凌於是順勢改變了自己的稱呼,繼續說到:“孟堅希望我假裝未曾收到這封求援信,我是否可以理解為,在孟堅看來,這一次十常侍必敗無疑?何進誅宦一定成功?”

“沒錯!”

賈琮點了點頭,適應著自己身份的變化:“十常侍這些宦官的權力全是來源於陛下,如果沒有陛下的支援,十常侍根本沒法和大將軍何進相提並論,更別提站在大將軍背後的那些士卒黨人!”

“現如今,陛下龍御歸天,新任天子太過年幼,何太后代為執政,這何太后卻又剛好是何進的妹妹,在我看來,一旦大將軍何進決定動手,十常侍必敗,大將軍誅宦必成!

沈東陵點了點頭,看向沮授:“公與的想法如何?可是與孟堅相同?”

沮授行了一禮,道:“在蹇碩的手裡還是有一定兵馬的,但卻沒什麼用。在我看來,這場大將軍與十常侍鬥爭的關鍵不在兵力如何,而在於,人心!”

“在明公看來,這袁紹為何要進言大將軍召集外地兵馬進駐京城?如果只是誅殺幾個小小的宦官,何止於如此大興兵力、血染洛陽?”

場中均是智計不凡的人,立刻就察覺到了沮授話中的意思。

賈琮當即說到:“依公與所言,袁紹這是別有用心?他難道是想將洛陽局勢攪亂好讓自己漁翁得利?”

沈東凌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心中很是高興,到底是沮授,不是凡人,能看到這一步。

“這大將軍何進莫非只是這些士族黨人推到明面上的一把刀?替他們剷除十常侍?”

沮授輕點了一下腦袋:“沒錯,這一次的洛陽紛爭,不知有多少士族黨人在暗中推波助瀾,就憑那小小的十常侍,沒有獲勝的可能!”

不用想也知道這也是為什麼他不同意沈東凌出兵救援的原因。

沈東凌點頭:“那依公與的意思,這次洛陽紛爭的獲利者,既不是何進,也不是十常侍,而是藏在後面的以袁隗為代表計程車族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