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2頁)
章節報錯
“正如鄭公所言,這裡不僅僅是造紙、印刷那麼簡單。在我的設想中,這裡並不只是一個工坊,它將是新興技術發展的重要起步!無論是農業還是製造業又或者是其他行業,這裡都會涉及到。目前,還只是一個雛形,算不得什麼。以後,這裡還會成立各種各樣,不同領域的生產車間,研究學院。”
“我一直堅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技術上去了,幹活做事才能更快,效率才會更高,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像這種‘曲轅犁’,結構簡單,設計巧妙,一旦問世,將會逐漸取代“二牛抬槓”的生產方式,是生產糧食的效率大大提高。”
“百姓貧苦,很少有人家能有兩頭牛,大多數都是隻有一頭甚至是沒有牛的,所以很多人種糧食,耕田,翻地純靠著自身力氣,效率低下,田地產量還很低,再加上地主豪強剝削,能留給自己的糧食少之又少,常常食不果腹,長此以往,營養匱乏,便會面黃肌瘦,傷病交加,難上加難。”
“還有雨水問題,天時變換不由人心,每每有連日大旱,致使草木枯竭,農民百姓顆粒無收。靠近河流的人家還好,能夠自己挑水種植,勉強保證收成,但那些路途遙遠之人便只能拜神求佛,惶惶不可終日。”
“你們看,這‘翻車’便是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它的汲水效果非常好,只需將其安裝在河流旁邊,在開鑿通路,便可大大緩解農作物缺水的問題,農民也不用挑著個擔子來回奔波,浪費時間精力。後面還在製作研發‘筒車’,效果會更好。”
“再看這‘算盤’,目前的算籌計數太過繁雜,計數量小,統計運算頗為麻煩,我甄家商行亦是飽受折磨,困苦非常。這算盤便可以幫助運算,大大提高運算速度和精度。而且有配套的珠算口訣,很是簡單,上手容易,一學就會。”
“而且現在的計數方式很是繁重,不直觀,一兩個數字還好,一多起來,便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兩位請看,這是我想推廣的用來計數的數字。”
只見得牆上貼著的紙張上,是個符號整齊的排列著:0零;1壹;2貳;3叄;4肆;5伍;6陸;7柒;8捌;9玖;10拾
“還有這種白藥,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之功效,專治跌打損傷,在戰場上能發揮出很強的作用,我請了很多的醫學大師參與研製,目前還在研發的階段,相信不久之後就能研發成功了,一旦形成量產,還可以向百姓兜售。”
....................
“文學、算術、武學、謀略、農耕、醫藥、經商、治政......還有什麼事是子昂你不會的麼?”
全部觀看完後,蔡邕、鄭玄已經不知該用什麼話來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眼前站著的這個青年莫非是神仙轉世不成?如此年紀怎會有這般學識能力?
“老師過譽了,其實很多東西我只是提供了一個方向或者大概思路,具體的細節操作都是這些前輩師傅設計開發的,我的作用並不大,要說功勞,只能歸屬於這座工廠裡的所有員工!而不是我。”
“雖然這座工坊才剛剛建立,但裡面的每個人都已經工作了至少一年!這裡面的每一項成果都是他們夜以繼日,勞心勞力做出來的,萬萬不可歸功於我。”
蔡邕、鄭玄笑了笑,並不反駁。
“現如今,文人士子莫不想要入朝為官;平民百姓大多善於耕種;部分人則四處行商,賺取金銀;更有少部分人聚眾劫掠,為禍一方!怎麼子昂你對這些奇技淫巧確實如此關注呢?”
“這個問題,其實我已經回答過了,我說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技術上去了,社會的整體水平才會得到顯著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才能的到保障!而且這些東西可不是奇技淫巧,而是科學與實際結合的瑰寶,是學問與現實的結晶!這不正應了那‘格物致知’的道理麼?”
“當這裡的一切都傳遍世界,當人人都開始思考事物的構成,追尋一切的根源;當人們的思想不再侷限於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當創行發展成為時代主流!”
沈東凌張開雙臂,仿若擁抱世界,神情激動,聲音高昂:“世界將就此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