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凌的目光銳利,似能洞悉一切,王越頓時感覺壓力倍增,無所適從。

黃忠見狀,連忙向前一步,說:“確如明公所言,王先生何等樣人,實乃蓋世英雄,怎容得這般挑釁?更對明公出言不遜,王先生怎能容忍?當即便和那江東猛虎孫堅大打出手。”

沈東凌點了點頭:“戰況幾何?”

“那孫堅雖口出狂言,狂妄自大,但其一身本事,卻著實擔得起‘江東猛虎’的稱號,竟和王先生打得不分上下!”

“孫堅見無法拿下我等,又見我等執意要帶走神醫,於是便放出話來‘若我們能將其府上將士全部擊敗,便任由我等帶走神醫’。”

沈東凌笑問道:“漢升可是出手了?想必戰績卓然?”

黃忠:“不瞞明公,黃某救子心切,實不能忍,便與那孫堅府上將士都打了一遍,僥倖獲勝,幸得神醫相救,犬子方才有了一線生機。”

王越在旁嘿嘿直笑:“主公不在現場,你是沒看見,那場面,風雷震動,山崩地裂,漢升一人連續擊敗程普、韓當、黃蓋、祖茂等眾多將領,那孫堅臉色漲紅,都快氣炸了,卻毫無辦法,其賬下武將無一人能與漢升相比!”

“我在旁邊,驚為天人,到最後,連那孫堅都下場了,卻不料漢升的古錠刀勇猛非凡,天下無雙,自己接連敗退,最終敗下陣來。”

說到這裡,王越頓了一下,指著黃忠身邊的白髮老人說到:“對了,這位就是神醫華佗華前輩,為給黃敘治病,便隨我們一同來了。”

沈東凌大驚失色,轉身望向最後那位白髮老人,急忙上前,連連作揖:“這位仙風道骨的前輩可是聞名天下的神醫華佗華前輩?”

只見那白髮老人拂鬚回應:“老朽不過一普通醫師,懸壺救世罷了,當不得‘神醫’稱號。”

沈東凌連連擺手:“前輩莫要謙虛,天下誰人不知華公乃再世神醫,到是小子怠慢了前輩。前輩還請上座。”

同時怒斥王越:“你怎麼搞的,此等大事也不和我知會一聲,害我怠慢了前輩。”

隨後繼續面對華佗:“您上座,上座。”

卻見華佗站在原地不動,作了個揖,說:“承蒙明公厚愛,老朽不勝感激。但老朽一屆閒雲野鶴,做官為政實非強項,此次來幽州,也只是為了給漢升之子黃敘治病,隨後便會離開,怕是不能為沈幽州效力。”

沈曉一愣:“前輩說笑了,您既不願意,小子自然不敢苛求,但小子有一事要與前輩相商,還望前輩莫要拒絕。”

華佗點了點頭:“沈幽州請說。”

沈東凌:“小子有意建立一座醫學院,招收平民百姓,主教醫術,想請前輩您擔任學宮祭酒,教授醫術,不知前輩可願意?”

華佗連連搖頭:“沈幽州此言何意,這醫學院又是何物?還望沈幽州明示。”

“前輩莫急,待小子給您一一解釋。所謂醫學院,便是一個主教醫術藥石的學院,將眾多醫師匯聚,由一些已經有一定名望的大夫擔任教員祭酒等,主教醫術,治病救人,招收學徒弟子,培養新的醫師。”

“當今世上,如前輩一般懸壺救世,行醫治病的人實在太少了。很多人生了病無處尋醫問診,只能聽天由命,無可奈何。尤其是現在整出天下紛爭不斷,各種瘟疫弊病橫行,勞苦百姓一旦生病,基本只能等死,實在悽慘。”

“造成如此境況,究其根源,還是因為醫師太少,醫術無法傳播。小子建立的這個醫學院便是為了給天下醫師正名,給醫術一個傳播發揚的根基。匯聚四方醫師,招收平民子弟,教授醫術,遠傳四方,教習之間一顆互相交流,促進醫術的蓬勃發展。同時也是給天下百姓一個治病就醫的場所。此等利國利民的大事,還望前輩助我一臂之力!”

華佗聽到此時,已是萬分震驚,但面上仍有憂色:“沈幽州大義,老朽佩服,但沈幽州可曾想過建立一個醫學院耗資巨大,若要以平民百姓為主要招收學員,便基本不會有半分收益!若還要救助病人,所耗便更為巨大,沈幽州當真能承擔得起?”

沈東凌笑著搖了搖頭:“前輩此言差矣,建立醫學院,將前輩等人的醫術傳世,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如此幾代下去,天下醫師的數量必然會翻上幾倍!到時候每郡每縣,甚至每一個村落都可以擁有醫師,到了那個時候,斷不會出現現在這樣病無所醫的慘狀。”

“而且,講眾多有名醫師匯聚在一起,大家各抒己見,互通有無,互揪弊病,促進醫藥事業蓬勃發展。使得後世子孫病有所醫,在不用擔心疾病困擾。醫學院若是建成,天下百姓的心便定了。”

“同時,小子亦會安排人宣揚醫學院,積極招收平民學子,幫助醫學院蓬勃發展。”

“其實,天下百姓想學醫治病救人的人有很多,只是苦於無從下手,學無所學,才使得平民百姓大部分只有讀書學習,考取功名,進朝為官這一條路可走。我建立醫學院,也是想給天下百姓另一條出路。”

“這是困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大事,怎能說毫無用處呢?”

“至於前輩擔心的資金問題,”沈東凌和周身幾人對視了一眼,“恕小子直言,這對小子來說,最不是事。”

這時蔡邕放下女兒,做到前面,笑著道:“華神醫莫要擔心,但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對子昂來說,那都不是事。”

華佗震驚了,他怎麼也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的幽州牧竟然考慮的這般深遠,其心胸竟是這般廣大。他想起了師傅教導自己的“懸壺救世,治病救人”,想起了那些滿眼盡是絕望的病人,想象著天下百姓皆病有所醫的景象,不禁熱淚盈眶。

一個醫生一生能救幾人?至多不過萬人。天下病人幾何?萬萬人!若果真如沈東凌所言,一位醫師教授學院數十人,數十人在流傳數百人,一代代流傳下去,天下百姓必在不被病疫所困!醫道之發揚光大便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