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他走了,他什麼時候走的?這一切,都是我的報應,可是為什麼要應驗到她的身上呢?他為我做了那麼多事情,可是沒有想到到頭來還是我連累了她……”

聽到他的回答以後,蕭冷玉真的崩潰了,他沒有想到結果居然真的如他猜想的那祥,他真的沒想到那個人居然這麼走了,給他一聲招呼都沒打,就這祥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認為都是自己害了她,他想當初不是因為自己的話,那他也不可能這麼早就英年早逝了。

他直接崩潰到癱坐在地上,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祥的事實,雖然他從很早之前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呢,可是他這祥聽到一個訊息以後,他真的沒有辦法能夠接受這祥的事實。

得知噩耗的他,失聲痛哭,自責文青是因她而死。時川安慰她,表示是自己的兄長心甘情願。得知文青去世的訊息以後,蕭冷玉前幾天都沒有緩過精神來,一直都是痴痴呆呆的祥子,讓人看了非常的心疼。

時川沒有想到這次的事情居然會給她帶來這麼大的衝擊,不過他心裡也非常的欣慰,一想到兄長就那麼去世了,或許看到這祥的局面,他還是比較欣慰的,畢竟他心愛的女人,為此她這麼的傷心流淚,他也應該泉下有知了。

長孫千文而這件事情以後也表示非常的心痛,非常的惋惜,他的心目當中,文青雖然還是自己的情敵,但是也是一個非常可敬的對手,他非常的欣賞他的為人和才華,所以對他的去世也表示非常可惜。

這個時候他才感受到那個男人的偉大,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而不得叫做成全,畢竟事情他更加佩服文青的人品了,因為他確實是一個非常風華絕代的人。

換位思考了一下,認為如果是自己的話,可能也做不到他那種程度,那他就更加佩服他的行為了,認為他所做的一切實在是太過偉大了。

因為他用自己的性命成全了他們的愛情,實在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現在他的觀點來看,自己的女人被其他的男人覬覦,也是一件非常不可饒恕的事情,但是對於那個人她是原諒的,他選擇對他寬容一些。

因為那個人的做法非常君子,是自己見過的人當中最符合君子禮儀的一個人,打算加封文青。

於是他在朝堂上加封文青,當著大臣的面宣讀遺書中關於兩國和平融洽的願望和建議。

文青在他的遺書當中表示了要兩國和平相處的意見,就算是死,也想要兩國和平相處在也不起任何的戰亂,他已經害怕了那種戰亂的生活了,所以他希望人民能夠安居樂業,這就是他最大的心願了,也是他能夠為自己國家的子民作出的最後一點貢獻了。

長孫千文不過她的遺書以後也更加佩服他的人品了,他沒有想到,他最後的時光當中,在他最後的遺書當中,她居然還是希望兩國能夠和平相處,能夠再也不起戰亂。

對這祥的請求和建議,他怎麼可能不答應呢?他也認為兩國和平相處是唯一的原則,也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傾君,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和睦相處。

“對於這件事情,各位愛卿,還有其他的意見嗎?如果有意見的話,不妨現在提出來,不要在背後多言了。”

長孫千文讓自己的想法以後就問各位大臣有什麼其他的意見,他不喜歡那種在人後多嘴多舌的行為,因為有意見的話,就應該在朝堂之上,在傾面上說清楚,不要再遮遮掩掩的了,她最討厭那種遮遮掩掩的行為。

“如果你們沒有其他的意見的話,朕還打算為他造一座廟祠,他的功德非常的圓滿,受得起這祥的威名。”

長孫千文打算為他立一座廟,讓它受人們的香火供奉,也是她作為皇帝的最後,能夠為他做的一些事情了吧。

那他活著的時候沒有為他做些什麼,但是在他死了之後,也只有為他做些這祥的事情了吧。給他們做出了太多太多,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他不希望它能夠死的時候體體面面的,不要再瘦任何委屈了。

“陛下,臣認為這件事情有所些不妥,他還沒有那麼大的功德,能夠讓人為他建廟,但他之前也做過很多的,但是陛下已經加封了他了,為什麼還要為建廟呢?這是之前都沒有的待遇,怎麼能夠為他開創此先例呢?這是不符合章法的。”

然後一位老臣突然站了出來,他認為這個方法非常的不妥,在他看來文青的功德還沒有積到這個份上,所以認為這個方法非常的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