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回憶觴
章節報錯
寒亭玉將人帶回了王府,太醫來瞧了瞧說是情緒激動,鬱結於心導致的短暫昏迷,休息一會兒便會醒來了。寒亭玉讓人送走太醫,又吩咐芍藥去給應清許熬些羹湯備著,等她醒來再給她端過來。
房間裡的人都走了,只剩下寒亭玉了。寒亭玉坐在床邊,憐惜又心痛的看著昏迷的應清許。自從她眼睛失明之後,他曾無數次的想開口告訴他自己沒有做過這件事情,想告訴她全部的事情真相。但是每一次總會錯過,每一次都不能告訴她真相是什麼。但細細想來,那時候自己可能也是不忍心告訴她事實的真相。與其讓她知道自己是被自己相處了數年的同門師兄出賣的,還不如就讓她以為一切都是自己做的,來恨自己。這次,他終於有機會說出來了,但是還是對她造成了傷害。
應清許做了一個夢,她夢到了自己在和祿書院的那段時光。和祿書院是先生開的,她和大師兄、二師兄三個人自幼長在和祿書院。清晨時,她會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中醒來。大師兄廚藝很好,所以他們的一日三餐都是大師兄來負責的。他們師徒四人會坐在桌邊,一起吃著每一頓飯。吃完早飯後,會有學子陸續來學習。先生來給學子們上課,大師兄和二師兄就會在旁邊協助先生。她就貓在自己的小院子裡,看著先生的那些書籍。有時候,大師兄會帶著她出去外邊的河裡捉魚,二師兄會帶著她出去聽戲本子。日子雖然過的平平淡淡,卻也有種歲月靜好的舒適感覺。那是她那短暫的一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
但是這一切很快就被一張聖旨毀了,和祿書院被封,先生被抓入獄。她看到自己在牢獄裡忍著淚水聽著先生臨終囑託,然後磕頭拜別先生。一拜,拜謝先生的養育之恩。二拜,拜謝先生的授業之恩。三拜,便是恭送先生。第二日,先生被聖上賜了一杯毒酒,先生的屍骨是由他們三個徒弟收斂的。因先生被賜死的罪名是意圖復興前朝,所以不許先生置辦靈堂,也不允許有人來祭拜。但先生下葬的那一天,京城三百學子自發帶上了白花送了先生的最後一程。
那一天,她親手送走了養育她十年的恩師,恩師亦是慈父。先生走後,她病了幾天,等病好後再去尋大師兄的時候被他人告知:大師兄因蔑視聖上,不敬皇室而被處以絞刑,屍體懸掛於行刑場不允許收屍。她看到自己腿軟倒下,緩了片刻後快跑回了安陽王府去求寒亭玉。
那天寒亭玉說了什麼,她其實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自己要求他,求他幫幫自己將大師兄的屍體要回來。後來,寒亭玉告訴她,他剛從宮中回來。聖上恩典,準展君儀下葬。應清許心裡吊著的那口氣突然散了,人也就暈過去了。第二日,他去求了寒亭玉讓她帶她去看看大師兄葬在哪兒。
大師兄葬在了半青山峰,風景很美,他會喜歡的。
畫面一轉,她看到了自己的二師兄。二師兄前一秒還和藹的向她伸出手,後一秒就將她推進了無盡深淵。她真的很想問:為什麼要這麼做?
應清許睡著了還依舊皺著眉,她在夢裡感同身受,心裡很難過,眼淚便從眼角滑落。寒亭玉身處一隻手替她擦掉了那行清淚,他聽見應清許帶著些哭腔的呢喃:“別丟下我,我不想一個人。”
他握住了她的手,輕聲的回應著她:“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我。”
應清許在墜落的過程中,有一個人向她伸出了一隻手,她下意識的伸出手緊緊的握住那隻手。那隻手強勁有力,讓她有一種那隻手肯定能將自己從深淵中拉出來。
...
應清許昏睡了四個時辰,寒亭玉就坐在她的床邊陪了她四個時辰。到日暮黃昏的時候,應清許睜開了眼睛。
她看著熟悉又陌生的窗幔,一時有點不清楚自己在哪兒。她眼睛稍微往下移,就看到了寒亭玉坐在她的床邊。
“寒亭玉?”
寒亭玉衝她微微一笑,“感覺怎麼樣?”
應清許搖搖頭,想要坐起來,寒亭玉就趕忙託著她讓她能舒服的靠在床頭。
應清許此時還有些迷茫,整個人顯得有些迷迷糊糊的。她問:“我睡了多久了?”
“四個時辰,”寒亭玉輕聲的問她:“感覺怎麼樣?”
“還好。”
“我叫人給你熬了點粥,吃點吧。”寒亭玉喚來了芍藥,芍藥一見應清許醒了就趕忙去了廚房去端粥了。
應清許神情懨懨,“我沒有胃口,不想吃。”
“你的身子本身就弱,不許不吃。”寒亭玉雖然語氣還是很溫柔的,但是話語裡還是充斥著不許反駁的意味。
恰巧這時候芍藥端了粥過來,是紅棗桂圓粥。寒亭玉從芍藥手中端著的托盤中將粥碗拿過來,看樣子是要親自喂她吃。應清許皺著眉看向他,又強調了一遍:“我是真的不想吃......”
“喝半碗可好?”
應清許還是皺著眉,別說是半碗粥了,她連一口都不想喝。寒亭玉自然看出了她無聲的對抗,無奈道:“那你想吃什麼?我讓人給你做。”
“我想......喝酒,可以嗎?”
“......”
“不可以,”寒亭玉將手中的粥勺攪拌了兩下粥,說:“你先將粥喝了,等你好些了我再帶你去喝你最愛的酒。”
“當真?”
寒亭玉說:“君無戲言。”
“嗯”應清許從他手裡拿過那碗桂圓紅棗粥,小口小口的舀著吃。寒亭玉見她肯吃些東西,也心裡鬆了一口氣。應清許受白天事情真相的影響,確實是沒有多少的胃口,只能勉強喝下半碗,還剩下半碗她是無論如何都吃不掉了。
寒亭玉見狀,也沒再勸她,能吃下半碗也是好的。
應清許吃完後,看著外面燈火通明,突然意識到了一件很重要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