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佛門缺了九個大德的‘十大德’(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武德初年的時候,李淵陛下出於維護天下穩定的原則,採取了隋規唐隨的政策,不僅全盤接手了一大幫舊臣,甚至對前朝以僧官道官制衡和管理僧道的政策也沒有做太多的改變。
所謂的以僧官道官制衡和管理僧道的政策,具體來說就是由朝廷出面任命一些道士跟和尚為官員,負責垂直管理天下其餘的道士跟和尚!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了……
沒錯!
太史令孔清就是大唐現在的道官之首,也就是負責管理天下道士的道士,而太史局就是負責用來管理天下道士的部門。
不過與太史局這種太史令大權在握的組織架構不同,僧官們的體系則是更加的西式‘民主’一些……因為他們並不是由某個高僧大德一言九鼎,而是組織了一個類似議會的組織,一共有十個人參加,遇到什麼事情都會協商解決。
這十個僧官大和尚就被稱為‘十大德’!
不過西式‘民主’大家都懂的,能當上這‘十大德’的人,那基本上都得是京兆之地佛門大宗的高僧,等閒的僧人那是想也不要想的。
按照一般的情況來說,這‘十大德’既然在京兆要實力有實力,要背景有背景,日子應該過的比較滋瀾才對,但事實正好相反,這‘十大德’的各位高僧這幾年不知道是走了什麼背運,可謂劫難連連……
他們中有人橫死,比如說之前在監獄中自殺身亡的法華宗法雅和尚;有人圓寂,比如說剛剛自創了三論宗沒多久的吉藏和尚;還有的人撞上了李世民陛下的僧尼資格考試,結果被直接沙汰,比如說俱舍宗慧遠和尚跟成實宗法經和尚等等。
到了李世民陛下正式登基之後,崇玄署一盤算,這才發現當初李淵陛下確立的‘十大德’居然現在就只剩下了自創華嚴宗的杜順和尚這一個‘大德’了,剩餘的‘九大德’全都折戟沉沙了!
於是,崇玄署在徵求了僅存的‘一大德’,也就是四大聖僧之一,還沒有拿到帝心尊者頭銜的杜順大和尚的意見之後,決定在全天下的高僧……比如說法華宗灌頂、蓮宗僧衍、禪宗道信這些人中甄選新的‘十大德’人選。
而法華宗灌頂章安和尚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十分高調的來到了長安,並且在進入長安的當天就在法華宗僅剩的最後一座大雲經寺內召開了一場法會,還提前就邀請司空裴寂,宰相蕭瑀、陳叔達等一眾達官顯貴參會。
而法會當天也是應者雲集,聲勢浩大,賺足眼球的同時也刷足了存在感。
“湛然師太!”
在法會結束之後,灌頂和尚在大雲經寺的後院見到了某個俏麗的中年尼姑。
“你之前傳信所說之事老僧極為重視,所以特地借了重選十大德之事上京,想要助湛然師太你一臂之力,早日取回《八部天龍成就經》!”
“那就多謝灌頂大和尚了!”
中年尼姑對著灌頂和尚微微的點了點頭,然後從袖中取出了一塊金屬的牌子,朝著灌頂和尚推了過來,接著說道。
“因為現在清微正在雲中城重新建房子,所以貧尼一時間也不知道對方到底將成就經收在何處,所以暫時只找到這一本《大舍高心迦樓羅成就經》,現在完璧歸趙!”
“哦!”
在看到中年尼姑拿出這一塊《八部天龍成就經》的原本之後,灌頂和尚的臉上瞬間就出現了驚喜的神色。
“老僧還以為隱娘你一無所獲呢,結果沒想到居然還找到一塊,你的潛跡匿蹤之術果然不凡!”
“……”
中年尼姑面帶微笑,沒有承認,但也沒有否認。
“正好老僧也帶來了《提婆殊勝成就經》和《阿須羅十業成就經》的原本,現在老僧就可以施法,透過《八部天龍成就經》之間彼此的感應,尋找剩餘幾本經書的下落。”
說著,灌頂和尚站起身,從自己的袖子裡取出了兩塊成就經的原本,一隻手握著一塊。
“一會地圖出現之後,湛然師太你就可以看一下,剩餘的那些在哪裡?”
說著,灌頂和尚雙手發力,將自己的法力灌注了進去,接著就看到他手中的成就經上的浮凋瞬間活了過來,將八本成就經原本的位置全都顯現了出來。
“這兩處就是老僧手中的兩塊,這一處就是湛然師太你剛拿來的那本,而剩餘單另的這一處就是那個清微子還沒有來得及收集的那本,至於剩下的這兩個連在一起的……”
說到這裡,灌頂和尚默默的眨了眨眼,語氣也變得有些凝重了起來。
“應該是清微子也正在採用老僧的這個辦法在尋找最後一本成就經!”
……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