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隨著話音,空中隱約出現了一個鐵鞭和寶劍的影子,一前一後的砍在了那串金色的念珠之上。

就在這個時候,普應和尚抬起手,食指和中指朝著念珠的方向一點。

“爆!”

在看到普應和尚的這個動作的時候,那個面色淡黃的大漢手中的馬槊也迅速的跟著抬了起來。

“不動如山!”

轟!

一道金色的閃光從念珠的中心出現,接著就是一聲震耳欲聾的大爆炸。四周地面的煙塵在爆炸中被卷著向上騰起,形成了一道土黃色,十幾米高的煙塵。

下一刻,衝擊波從煙塵的中間向著四周肆意的宣洩著。

砰!

兩個身上隱隱帶著金芒的人影順著衝擊波的方向翻滾著飛了出來,砰的一聲撞在了牆上,將牆壁砸塌了一大塊。

“哈哈哈……”

從倒塌的牆壁之中傳出了某個門神的說話聲音。

“這樣某都能毫髮無傷,以後在戰場上誰還能是某的對手!”

“想跑?”

就在這個門神大笑的時候,另一個坐在馬上的門神眼珠微微一轉,手中的馬槊毫不猶豫的揮了出去。

“武曲星曜,殺!”

隨著話音,一道星芒從他的馬槊前段飛了出去,似緩實疾,準確的命中了某個正趁著衝擊波朝外縱身,打算離去的老僧的身上。

星芒宛如摧枯拉朽一般,直接擊潰了對方的護身勁氣,從他的身上穿了進去。

噗!

一口鮮血從老僧的嘴裡噴了出來,隨後他的身體無力的從空中摔落,砰的一聲掉在地上。

下一刻,正在雲中城的放映廳中透過私人衛星系統觀看這場戰鬥的孔清就感覺到漂浮在自己身側的封神榜微微的震動了一下。

“原來普應大和尚的資質也達標了啊!”

……

就在成實宗高僧普應大和尚魂歸封神榜的時候,在距離這裡不遠的另外一處街坊中,東宮司馬魏徵的眼前,也出現了另外一個‘普應和尚’!

“東宮司馬魏徵……”

這個身後還站著兩個臉色木然的光頭僧人的‘普應和尚’帶著奇怪的表情,用低沉的語氣說道。

“你不敬三寶,蠱惑太子,今日我普應大師特地前來送你去西天極樂世界!”

------題外話------

其實在日本傳說中的逢魔時刻的概念也不是日本獨有,而是日本在唐朝時候從我們國家帶走的民俗。

在唐朝的時候,因為從印度佛教中傳入的閻摩羅王的信仰還沒有在我們國家普及開來,關於死後何處去的問題就眾說紛紜,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說法,其中普及率比較高的就是東嶽神負責陰土。但即便是東嶽神也沒有一整套對陰曹地府的管控措施。

所以很多唐人當時就認為墳墓就是陰宅,人們死後就是居住在墳墓中,像活著的時候一樣生活,受到附近的鬼王或者神靈的管轄,而到了晨昏之交的時候,這些鬼靈就可以在人間現身,這就是所謂逢魔時刻的概念。

後來隨著道教的形成,佛教影響力的傳播,我們又形成了陰曹地府,輪迴轉世的概念之後,墳墓就從實際的居住屬性變成了一個象徵性的寄託屬性了。

換句話說,之前的墳墓就是房子,修的豪華就是豪宅,普通就是民宅,鬼是真的要住的,墳墓修的不好的話,鬼住的就不舒服。

等後來鬼都搬家去了陰曹地府之後,墳墓就變成了寄託哀思,順帶可以跟亡者進行聯絡的地方了。

既然鬼都去了陰曹,除了一些厲鬼逃犯之外,也沒有鬼能來到陽世害人了,那麼逢魔時刻的概念就從中國逐漸的消失了。而日本因為其獨特的‘神明體系’,這種逢魔時刻的說法就一直流傳了下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