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為冤魂們獻上此曲(第3/3頁)
章節報錯
因為唯有引起國家所有人同仇敵愾,士兵才會有士氣,百姓才會願意餓著肚子交更多的糧食和稅,讓國家去打仗。
但現在,德洛斯帝國已經失去了前兩點。
軍力,被來自天帷巨獸的飛艇和遠古波羅丁王朝的騎士團全面碾壓。任何的軍謀,在這實力的絕對差下,都成為了無用功。
所以現在帝國還能維持戰爭,主要還是因為民心所向。
在帝國的百姓眼中,對方是無故屠殺自己國家一個城市百姓的兇惡之徒。自己,國家,怎麼能向這種惡徒屈服投降!?
當然他們之所以還能這麼硬氣,是還沒到那個份上。不過要把百姓逼到那個份上,需要的將是數量上百萬的死亡。
這場無意義的戰爭所造成的悲劇已經夠多了,哪怕再多一人死亡,在謝銘看來都是不值得的事情。
而艾麗絲的恢復,則是成為壓倒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里昂皇帝所犯下的罪孽,自己所犯下的罪孽,在謝銘的幫助下傳向了阿拉德大陸的任何角落。
燒燬格蘭之森、人體實驗、在自己的國家故意散播瘟疫.....種種的罪狀,讓帝國的百姓和士兵們爆發出了滔天的怒火。
一直以來,他們都認為自己的犧牲和付出,都是為了建立更好的國家。他們認為,里昂皇帝能讓帝國更加強大。然而,皇帝是怎麼做的?
格蘭之森的燒燬和人體實驗,頂多只算個添頭。自己設計,親手害死一整座城市的所有人,才是最讓百姓和士兵們心寒的事情。
別國的大森林燒燬,關他們什麼事?人體實驗,這種必要的犧牲他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這種將自己國家的國民都視為可以隨意犧牲的螻蟻,這讓人怎麼接受?
貴族們更是氣急敗壞,因為皇帝破壞了他和自己等人之間的規矩,越過了那條線。
沒有任何意外,德洛斯帝國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最大規模的叛亂,開始了。
率先掀起翻盤大旗的,是帝國的第一皇子和第一皇女。同樣,他們也是率先派人找到謝銘,請求合作的人。
無論如何,里昂皇帝是不可能再繼續坐在那個位置上了。皇帝一旦落馬,下手最狠的絕對不是底下的亂臣賊子,而是皇子皇女們。
父慈子孝這個在現代已經完全變味的成語,用在帝皇世家簡直再適合不過。
對於這些孝子孝女們提出的各種誘惑,謝銘全都沒有答應。開玩笑,他才不想攪和進這亂七八糟的事情裡面。
他現在要做的,是儘早結束這場戰爭然後調集兵力打到魔界去。
你們要內亂就自己亂去吧,別把他給扯進去。
不過,顯然里昂皇帝並不打算因為自己而讓帝國再次進入到內戰的漩渦當中。就在皇子皇女們在貴族的支援下掀起叛亂的第四天,一則訊息傳遍了帝國。
里昂海因裡希三世自知自己罪孽深重,自縊於皇宮門前。留下遺書,宣佈第三皇女伊麗莎白為帝國女帝。以鐵狼騎士團為首眾多大臣、將軍全部向伊麗莎白女帝臣服。
同時,女帝伊麗莎白向著自己的兄弟姐妹發出呼召,以封為王侯為代價,請求他們停止叛亂。並且,向著貝爾瑪爾公國、暗精靈王國宣佈投降。
接下來的,便是各種的割地賠償,金錢賠償等等.....
這些事情沒有幾個月時間扯皮,肯定是下不來的。不過因為帝國的軍事實力已經被打殘,所以謝銘也沒有擔心帝國會翻臉不認人,果斷的給波羅丁騎士團的騎士們一個解脫。
他們的去處,想來應該是冥王烏希爾的冥界。這對他們來說,也算是個好的結局。畢竟,波羅丁應該在那裡等他們呢。
戰爭已經結束,接下來,便是對艾麗絲的定罪。
關於這件事,沒有人比謝銘他們更適合。畢竟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唯有謝銘幾人,是從始至終都在為這件事努力,屢次遭遇危機和險境。
艾麗絲最後的結局,並沒有多少人知道。但在那天,全大陸的人都看到了那在天空翱翔的聖者之鳴號。聽到了從聖者之鳴號上傳來的,無比哀傷的琴聲。
聞者,無不動容垂眸。因為從琴聲中,他們都感受到了那宛如要將心肺撕裂的痛苦和無力。
“那些因為我而犧牲的怨靈啊.....願此曲,能給你們帶去些許的慰籍.....”
“哪怕,只有一絲.....”
&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