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這也在情理之中。哪個代行者沒有經歷過刀山血海?每一個新的任務世界,代行者們都迅速的融入那個世界,適應那個世界。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執行,並且完成任務。

無法做到這一點的代行者,早就在一階進階任務的時候被淘汰出去了,哪裡還能活到現在。三人能在五天之內迅速適應,並且達成謝銘的目標指定,也不算是埋沒了‘天驕’二字。

至少,他們這段時間的表現,已經將他們第一天的醜態給遮掩過去了。聯合軍計程車兵們,不會再覺得這三個人是來搞笑的,謝銘的話在作戰指揮部那邊,才會更加令人信服。

雖然任務裡說了,會有本土勢力會支援代行者的行動。但並不是說本土勢力就沒有一點的想法,要不然就不叫支援叫做控制了。作戰指揮部的那群老狐狸,都已經被逼到了絕路上,卻依然想著算計。

謝銘這些代行者之所以能保持著現在這樣有著一些自主權,也都是因為謝銘和那群老狐狸進行的交易換來的。

沒錯,是交易而不是合作。

本土勢力想要驅逐魍魎族,需要謝銘這些高階戰力。謝銘等人想要完成任務,需要本土勢力的中低端兵力。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雙方是處於平等的位置。

正是因為這種平等,才會出現交易。本土勢力一方滿足代行者隊伍的需求,並且給予代行者隊伍自主參戰權。而代行者隊伍則是擊殺敵人的高階戰力,幫助本土勢力奪回領土和城市。

而若是一切順利,那麼本土勢力要不計一切代價的幫助代行者開啟通往敵人大本營的道路,讓代行者能夠順利擊殺敵人首領。

有人可能會問,這種交易有什麼意義嗎?不殺死敵人,本土居民就會被奴役,成為奴隸。這種事情,誰會願意呢?

是的,成為奴隸誰都不願意。這也是因為此時的戰事是魍魎族處於壓倒性的優勢的原因,弱者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可是,若在謝銘等人的幫助下,雙方的戰力取得了平衡呢?

那麼,所謂的鴿派就會在那個時候跳出來了。說什麼不要再造成更多的傷害了,人民不需要戰爭,已經流了夠多的血了什麼的,想要割讓大陸的領土,和魍魎族達成停戰協議。

到了那個時候,謝銘四人會怎麼樣?會被丟出來當成祭品,作為和平的祭品。

不要懷疑,這種可能性非常的大,這種‘和平主義者’哪個世界都不會少。他們只想著維持眼前的和平,從不去思考未來。

魍魎族,奴役了那麼多的位面,會因為短暫的劣勢而簽署停戰協議?

會倒是會,不過遵守不遵守就不一定了。等到援軍到來,沒有了謝銘幾人的協助,到時候這個位面就會徹底的落入魍魎族的手中。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謝銘才會特地和作戰指揮部,特別是鷹派的人達成了這個交易。

交易的隱藏內容就是,若出現了這種‘鴿派’,謝銘會親手將其斬殺,而鷹派的人要幫忙進行國內的輿論誘導,讓戰爭持續到敵人的首領荒裘被謝銘斬殺為止。

只有徹底的驅逐魍魎族,這個位面才算徹底安全。到了那個時候,你們想怎麼折騰怎麼折騰,那都不關代行者和主神空間的事了。

攘外必先安內,謝銘和鷹派的交易,就是要確保自己等人不會被背後捅刀子。在謝銘使用了自己的主神空間許可權下,把刀架在了作戰指揮部的所有人的脖子上,這個契約才成立。

若有人出現異心,那麼那個人就會當場暴斃。

當然,這樣也會徹底惡了本土勢力。但無所謂,謝銘是隊長,需要保證的只有自己四人的安全就夠了。

這也是為什麼陳重,會心甘情願的聽從謝銘的命令。

這就是隊長,這就是隊長的責任。陳重他,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