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隊員們的要求下,眼鏡青年將前幾年西路軍血戰河西走廊的事蹟大體講了一遍,聽得大家咬牙切齒,憤恨不已。

“什麼時侯咱們殺到青海去,為前輩們報仇。”老隊員敲了敲手中的煙鍋,發出的脆響打斷了他們的話。

“現在是全民抗戰時期,支隊長的話你們又當成了耳邊風,當心犯紀律。”正在叫囂的青年吐了吐舌頭,蘇隊長平時看上去十分的親切,但是涉及到部隊紀律,那就是黑包公——六親不認,連柱哥都吃過她幾次排頭。

黑框眼鏡隊員繼續說道:“馬家軍最拿手的是

“蹬裡拖刀”刀法,講究馬至刀到,在戰馬衝過對手的同時,沉肩墜肘,順勢揮刀。”他邊說邊拿一根枯枝比劃了兩下,大家臉色都有些凝重起來。

“馬家軍這套刀法,用的是太極拳和形意拳的路子,當年西路軍與馬家軍展開白刃格鬥時,在這套刀法下吃了很大的虧,手持大刀、梭鏢、槍刺的西路軍戰士,很多人在一個回合下,就被馬家軍騎兵砍倒在地。”大家沉默了,就是抱著花機關的隊員也不再說話,馬家軍欠下的累累血債聽到耳中如烈火在燃燒。

可是現在不能去找馬家軍復仇,也不知道以後有沒有機會。傾耳聽到隊員們小聲的議論,正在開黨員會的蘇嵐心中松馳了一些。

郝鐵在信上詳細給自己介紹過騎兵的優勢,自己基本都能背下來。現在騎兵的分類有很多種,可以簡單劃分為

“騎馬作戰”和

“下馬作戰”兩大型別。大部份的騎兵部隊主要是下馬作戰的作戰方式,機經常性的

“乘馬機動、下馬作戰”。通俗點說,部分騎兵隊伍就是

“騎著馬的步兵”,而並非騎乘作戰,這樣的騎兵被稱為

“槍騎兵”。這種騎兵的戰馬主要是作為快速機動的運輸工具,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普遍認識到在現代連發和速射武器面前,目標較大的乘馬衝鋒簡直是送人頭,所以不約而同開始走

“槍騎兵”的路子。這樣既提高了行軍速度和活動範圍,又可以用步兵的作戰編組和方式靈活接敵。

西北軍閥青馬和寧馬部隊大多也是這型別,包括侵華鬼子中也有數數量眾多的

“槍騎兵”。但是鬼子的第四旅團不一樣,他們主要任務是在平原開闊地帶或是野戰追擊、包抄。

這樣的騎兵必須要乘馬衝鋒和作戰,因此,當面的鬼子騎兵部隊掌握了兩種以上作戰方式,實力的確很強。

要是隊員們小看鬼子,會吃大虧的,幸好有學生給大家講訴了騎兵的歷害,讓大家小心起來。

郝鐵說的對,這些知識份子對軍隊有著很大作用,是部隊中的寶貝,怪不得他捨得花大把銀元去挖人。

可是,有些知識份子就很討厭。她剛想到某人,某人的聲音就響了起來。

“我覺得郝鐵不可理喻。”李廣文總是喜歡跟郝鐵作對,蘇嵐輕輕嘆了一口氣,瞟了一眼這位差點成為自己丈夫的人,心中多了絲甜蜜。

自己運氣真好,要不是遇上了郝鐵,只怕會和他相守一生,這是多麼悲慘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