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人就要多張嘴吃飯,程時年不是個貪小便宜的人,相反他還很害怕沾了別人便宜或者讓別人家吃了虧,他是寧肯自己吃點虧的!

“爹,你這話不對,阿孃和姐姐去了都能幫忙釀酒,人多了,就能幫著酒樓把酒早一日釀出來,產量也會大,車大叔怎麼會不願意,而且阿孃和姐姐這麼能幹,一個都頂別人兩個,又不要工錢,吃飯我們自己也可以解決,大不了、大不了就先問車大叔家借些銀子,等酒賣了就還,說不定車大叔正求之不得呢!”

程元卿不太滿意的反駁道。

秦氏這會兒子剛把碗筷洗完收好,一進屋就聽小閨女說要領著一家子進城,忍俊不禁道。

“閨女這是捨不得你了。”

程時年就笑。

“也捨不得你們,這不要攛掇著我帶全家一快去。”

程元卿一大早被連翻打趣,也忍不住臉紅了,乾脆去纏程時年,打定主意讓他帶一家子進城住幾天。

最終,程時年沒經得住閨女痴纏,大手一揮,做了二房獨門單過後,一家之主做的第一個決定——全家一起去建昌縣住幾天,直到把元合酒樓的釀酒夥計們教會為止。

程元卿高興的拍手,在家裡的小院子裡蹦蹦跳跳的,一會兒又去拉著程元月的手轉圈,惹得程元月也咯咯笑,兩人從出生起都沒在外留宿過,還是去城裡跟爹爹阿孃住在一起,兩姐妹都興奮得不行。

不同於孩子們的天真快活,心細如髮的秦氏卻有別的計較。

大閨女眼瞅著一天比一天大了,又出落的模樣俊,怪他們當爹孃的沒本事,護不住孩子,才讓那些個人肖想閨女,上次她們一家竭盡所能的護著程元月,那老頭做小的事甚至都沒讓她知道,哪成想好端端的又出了狗三兒的事。

那人是個賴子,據程時年所說昨天夜裡他一腳踹倒狗三兒的時候,他正一手提溜著酒壺顫顫巍巍的還想伸手夠程元月吶!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秦氏怕狗三兒萬一不要臉的在來找自家麻煩,她抵擋不住,那閨女怎麼辦,還是跟程時年去城裡住幾天吧,閨女也能有個事忙,用不了幾天,大家就把昨天夜裡的事忘了。

很快,秦氏收拾好一家人的行禮,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去往村口的大柳樹底下等柳伯。

上回進城他們是一家人包了李伯的驢車一天,所以李伯是直接趕著驢來程家大門前接的他們,今天是和村裡幾個同樣進城的鄉親們一道坐李伯的驢車,所以大家都在村口的大柳樹底下約好了時辰等李伯。

這個時辰也正是村裡七大姑八大姨聚堆的時候,老程家二房的人一人一個包袱,大包小包的拎著,一副出遠門的樣子,很快就吸引了村民的目光。

有婦人磕著瓜子在人群裡驚呼一聲:“程家二郎這是發家了呀!要帶閨女媳婦進城享福去了。”

話裡透著濃濃的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