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年之期就到了,程家酒坊的生意如今越做越大,不單在建昌縣和府城他們元合酒的名聲大,就是在整個大周,也已經無人不知了。

和裴家合作開設的元合秀坊,現在也已經掛牌開業。

這下子,程元月和秦氏也不能在家給程時年和程元卿搞後勤工作了。

因為一開始程元卿所繪的繡樣繡法都是指導著她們繡出來的,而且程元卿這個現代人,好的想法那是層出不窮,可一旦要讓她拿上針,那繡出來的東西簡直不能看。

為了維護她這個幕後掌櫃的威信,程元卿決定不自己去秀坊丟人。

開玩笑,萬一到時候哪個繡娘不明白,讓她動動手示範一下怎麼辦?

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做吧,秦氏那是老針線了,日常就給程時年和幾個孩子縫縫補補,之前還做過不少繡活拿出去賣,相信是沒問題的。

至於程元月,那就更不用說了,用裴潯的話說,那簡直就是老天爺追著賞飯吃,天賦異稟!

於是在最初幾天程元卿帶著秦氏和程元月在繡坊呆了幾天後,見她們上了手,索性她樂得當個甩手掌櫃了。

“月兒,你說這次我繡的荷包像不像?我總覺得繡的不如你,你看你把元卿畫的繡樣繡的多好!”

這天程元月剛從外面回來,程元月剛進家門就看到坐在堂屋的秦氏正在繡荷包,程元月看了一眼後,秦氏就拿起來問道。

“嗯,很漂亮啊!娘你放心吧,保證元卿看到之後滿意!”程元月笑嘻嘻的說道。

“那好啊,既然我月兒繡的這麼漂亮,那我這個當孃的也不能拖後腿,這次一定要把荷包做出個樣品,這樣才能給別人看到!”

兩個閨女都這麼優秀能幹,秦氏的心裡別提多美了。

當然,現在程元月和秦氏的生活也和過去大大的不同了。

僅僅一年時間,秦氏和程元月的生活可以說是繁忙了許多,她們都不似過去那麼大門不出 二門不邁了。

時常的,他們都得去繡坊盯著,繡坊剛掛牌營業沒多久,之前籌備的時候她們就得去傳授繡娘針線,現在剛剛開張,生意來的又多,她們兩個怕繡娘們遇上什麼突發的問題,少不了就在繡坊待著。

生活雖然很忙碌,秦氏和程元月卻從來不叫累反而覺得很新鮮和充實,程元卿總是笑說,過去姐姐元月總不覺得自己繡技多麼出眾,現在可算是認了。

看看,她的繡法不光能掙錢養活自己,還能教會更多的女孩子們。

永合繡坊的建立,真的是給了永福村甚至周邊幾個村子的女孩們一個出路。

在這個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很深入民心。

大家在教養女孩上,也是多走的賢妻良母的路線。

人們往往不會費心去教一個女孩頂起家門,一切的教養,都是圍繞著侍奉公婆和相夫教子來的。

至於什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那就更讓人難以接受了。

程元卿是打心底裡同情這些女孩,想替她們也能找一個出路。

不過之前酒坊的活計,大部分都是一些力氣活,主要的工人還是得靠男工。

她倒是有心也招些心細力氣大的女工來,但是卻被程時年和車掌櫃勸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