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尺頭(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成衣店出來,程家一家人又去了不遠的一個布料店。
他們準備買一些尺頭,給程時年和秦氏做衣裳,還有給老屋的程老爺子和大竇氏挑兩塊好尺頭做節禮。
儘管程元卿很不願意讓爹爹和阿孃掏銀子給大竇氏買尺頭,但是也不得承認,這個時代是很注重孝道的。
無論大竇氏過去怎麼苛責他們母女三人,都可以被說成是人老了糊塗了,或者說是年紀大了不頂事,疏忽了,而她們如果頂真的計較,怨懟大竇氏,則會被世人說成不孝順。
而不孝這樣一頂大帽子壓下來,家裡每個人都會受影響。
既然來到這個時代,就要順應這個時代,程元卿只想領著珍視的家人們過上好日子,過上想吃什麼吃什麼,想穿什麼就穿什麼的日子,可不想憑一己之力去和這個時代的大規則做對抗。
而且除了所謂的孝道壓著,程時年和秦氏對老屋裡的程老爺子和大竇氏,也是真的孝順。
特別是程時年,在他心裡,老屋始終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他從小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價值觀下長大,已經下意識的學會了一次次原諒和諒解父母的行為。
要不是這次大竇氏事情做得太過分,一向順從的程時年恐怕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分家。
單看他在知道大竇氏又賣掉他閨女事後的選擇就知道了,程時年當時雖然生氣,卻並沒有立刻想要搬出老屋,促使他下定決心分家的,是程老爺子的漠視,大竇氏以及親哥哥的嫌棄,不得不說,他真的是一個很看重親情的人,程時年不光看重自己這個小家,也看重程家那一個大家子。
被看重的親人傷害、嫌棄和漠視,真的令程時年難過又傷心。
可那又怎麼樣呢,程時年和秦氏一樣,過不了多久,在她們的日子有了起色之後,想到的絕不是報復和對老屋的人顯擺他們如今的生活。
憨厚善良的夫妻倆,想的還是孝順老兩口,他們被家人傷害的悲傷,似乎掩藏在了心底。
程元卿無奈,選擇了尊重和接受爹爹阿孃的選擇。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習慣,絕對不是一日之功,而程時年和秦氏對老屋裡的孝敬和聽從,就是一種很深的習慣。
程元卿不能直言反對給大竇氏買東西,卻可以提醒一些爹爹阿孃他們想不到的事情。
“阿孃你手裡拿的那塊料子看起來真好。”
秦氏手裡正挑揀著一塊靛青色的布料。
“這是給你爹爹買來做衣裳的,這布不錯,平紋細軟的,穿著也舒坦。”
選好了給程時年做衣裳的布料,秦氏就喊來夥計按她要的米數割了布卷好放在一邊,她還要去給程老爺子和大竇氏挑尺頭。
“給我們都買了衣裳,阿孃就不用買了?爹爹現在也是元合酒樓的掌櫃的,阿孃要是穿的一身粗衣布裳,也不像個樣子,外人該唸叨爹爹對阿孃不好。”
程元卿狀似無意的攔住秦氏的腳步,程時年和程元月一聽,也紛紛附和點頭,秦氏為了一家人操持,酒樓每日的飯菜也都是秦氏在做,說起辛苦,秦氏這些天忙前忙後,一點也沒比他們少,有了銀子,當然要給秦氏買布做衣裳,何況他們家每個人都有單不給秦氏買,他們心裡過意不去。
程時年做主了。
“買,先給你們阿孃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