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警醒(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屋的大竇氏領著大房的人來,把秦氏剛燉好的雞連鍋端走了,這樣的事估計也就能在老程家出。
程元卿氣的火冒三丈,當時就要去老屋算賬,最起碼,把她的鍋要回來啊。
秦氏卻死拉著閨女勸:“何苦呢,再怎麼說也是長輩,你要是打上門、鬧上門去,能討著什麼好,最多就是兩頭不佔好,你這孩子,快住下!”
冷靜下來的程元卿,想想也認可了秦氏的說法。
但是心裡又憋著一口氣,她就不明白,大房和大竇氏就不能消停兩天?
老的整天琢磨著賣孫女,小的也毫無底線的槍孩子們的零嘴,現下還到分了家的兒子這連鍋端,對這種不講理的人,確實不能直接找上門去硬碰硬。
畢竟狗咬你一口,你總不能去咬狗一口。
“成,這回就算了,下回阿孃你要是自個兒在家,她們再找上來,你可得把咱家的東西看好了,那鍋可是咱分家之後另買的,爹爹掙錢不容易,再說做生意這回事,今天好明天壞的,誰也說不準,您可得把家裡的錢袋子看緊了!”
程元卿答應秦氏不上老屋去算賬,卻不得不好好叮囑秦氏。
因為秦氏的性格本就綿軟,要是老屋那邊真不要臉的硬來要東西,秦氏很有可能會抹不開面子給了。
所以程元卿半是嚇唬的把家裡現在唯一進項,元合酒樓那邊的生意說的玄乎,強調了別看他們現在過得一時不緊張,誰知道以後的日子,秦氏分家之後就是他們這個小家庭的大主母了,她必須得當起這個家來。
“你放心,娘心裡有數,也就這一回沒防備,雞他們吃了也就吃了,我也想給你爺補補身子,那口鍋,一會兒娘就去要回來。”
聽到秦氏把話聽了進去,還要去把被大竇氏她們端走的鐵鍋要回來,程元卿就放心了,這證明秦氏在這方面還不糊塗。
先是分了一次家,現在又和老屋那邊分了戶頭,他們真真正正就是兩戶人家了。
親兄弟也得明算賬,何況是兩戶人家呢?
“那行,要不我和您一道去要鍋?省的我奶不還咱!”程元卿就怕秦氏單槍匹馬的去,老屋裡的女人都是嘴巴厲害的,秦氏會吃虧。
“不用,還有你爺在呢,老爺子是個講道理的人,有他在不能眼看著你奶不作法。”秦氏搖搖頭拒絕了閨女的提議,不過去要口自家的鍋,秦氏覺得並不是啥難事。
而且本能的,秦氏不願意小閨女去見大竇氏,有過那次險些被大竇氏拐走的經歷,秦氏始終覺得後怕。
至於大竇氏領著小竇氏和程元珠來自家做的事,秦氏嘆了口氣又說:
“今年年景不好,老天都多久沒下雨了,河裡的水也將就人用的,地裡幹了近一半,我看你爺家的地,恐怕今年收上來的糧食連去年的四成也沒啊,他們日子不好過......”
這是又開始同情老屋那邊了。
程元卿不贊同道:“她們的日子不好過,就能上別人家強取豪奪?阿孃不知道,我才從小柳枝家回來,柳枝奶奶的身子一天差似一天了,我送去的雞蛋,她還要讓我捎回來,後來小柳枝領著東兒出門,我給他抓了倆栗子,回來的時候都讓程元珠給搶了,東兒哭的不行,小柳枝身上還掛了彩,聽說是讓程元珠給推地上了。”
擺事實講道理,秦氏很快就從對老屋的同情中清醒過來,立刻就心疼起小柳枝和東兒來。“哎呦呦,這倆孩子多小啊,她咋下得去手!”
比起老屋來說,小柳枝家的境況要更差一些,唯一的成人柳枝奶奶也年歲大了,身子也不好,都說老人的身子一旦開始衰敗,就看這一年的冬天能不能熬過去。
程家人都很擔心,柳枝奶奶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
可就算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柳枝奶奶帶著小柳枝也是極體面的,他們從來不會因為生活自怨自艾,也不會因為自身的困苦就去欺負別人或者期望從別人身上找補。
在這樣的對比下,就更顯得老屋的人為人處世不體面,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