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棺?”

“不是的玥兒,老張說得是虯龍的虯”

老張笑了笑,是也不是,死囚棺這名字也對。

虯與囚字諧音,死虯棺即死囚棺,是造棺之人為了羞辱本主所取的名字。

棺材本身就是安放在齊公館的一件邪物,曾用於安葬一位謀逆的王侯。

那時燕京還不叫燕京,而叫做京師。

“你有沒有聽過明宣宗朱瞻基用鼎活活烤死皇叔朱高熙的故事?”

“當然沒有,你別賣關子了,老張”

老張笑了笑,看向在場好奇的眾人,竟選擇了不理會我的意見。

當時朱瞻基去探望朱高熙被對方使絆子,弄得十分難堪。朱瞻基便命人用幾百斤的銅鼎罩在了朱高熙身上。

怎料一把年紀的朱高熙仗著天生神力硬是將鼎扛了起來!

小姨反問,“欸,張老,你不是說朱高熙是在鼎裡被活活燒死的麼?”。

“自然,那幾百斤的銅鼎壓不住朱高熙,眼看對方要掀鼎而出,朱瞻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搬過屋內重物,命令隨從壓在上頭,直至點火將鼎燒得滾燙,方才讓隨從們下來”

過程中,鼎中的朱高熙仍是不服氣,於青銅鼎內發出悶響和吼叫,直至斷氣兒。青銅鼎內壁沾粘著血肉蟒袍竟是變成了赤紅色,其內的朱高熙則被燒成了灰燼。

而後,其宮殿所在,其鼎所在亦常有怪叫和響動聲,甚至在夜裡會倒扣在地,滾燙髮紅,好似朱高熙死時的場景。

府邸周遭的百姓無一不懼,無一不怕,流言漸起,謀害親叔,王侯索命一說傳到了明宣宗耳朵裡,要知道當時明宣宗是以

“明宣宗本想直接將這口破鼎給埋了,被當時一位廖姓的術士勸誡後,選擇了化鼎鑄棺,加入如意和雞血後就變成了你現在坐的這口棺材”

棺材鑄成,將朱高熙骨灰和另一件蟒袍安置其中,下葬後則再無異動,流言隨之而散。

歲月流傳,這能封住龍氣兒的棺材在考古活動中被髮掘出來,據說原先是停放在燕京博物館內,以玻璃封存,只看遠觀不可撫摸。

不想,一日安保人員在例行檢查時,這口深紅髮黑的棺材竟發出悶響,像是裡頭有什麼東西似的。

可根據資料卡上的記載,這口棺材發掘時裡頭就是空的,又怎會有物件存在呢?

罵罵咧咧了幾句,以為是自個兒幻聽,便沒有在意。

第二日,那安保死了,躺在棺材內。躺在玻璃密封的棺材內,全身被灼燒成一片烏黑,那棺材內部卻是一點兒灼燒的痕跡都沒有。

可開玻璃門的鑰匙分明在館長手頭啊。

這件事在登上新聞之前被齊家給壓了下來,至此這棺材交由齊家,一直放置在齊公館內。

直到半個多月以前,老張前往齊家以高價請出了這死囚棺。

眾人聽得入迷,只有我清醒地來了一句——“扯淡”。

“嗨,反正根據齊家人的話,這棺材啊來歷就是如此。王侯將相的魂兒都能鎖了,你這區區凡人,以銀針刺入舌心,散去命數,魂兒就跟走去奈何橋了,尋常棺材哪裡能攔得住?”

當時李二藝附於我身上,以銀針刺舌心散去我一身活人氣兒,是為了不讓腹中的地龍借我的氣兒滋養自身。

要麼被地龍吸乾,破腹而出後,我變成行屍走肉;要麼主動散盡一身氣運,苟住性命再想法子。

想必也是情急之下,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方法。

還好,還好老張有錢,能請得動這口棺材。

我越來越好奇這常年制霸北派風水協會的齊家究竟有何通天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