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人與神 附魔 巨像(第1/2頁)
章節報錯
何謂靈魂。
這是一個放遍諸天,也是個超級命題。
而且,根據每個獨立晶壁法則的不同,靈魂的定義也不同。
在一亞,你可以說靈魂是秘火,至少是一部分。它們的誕生與湮滅都是一如的心思,是這位無法用言語描述的偉大存在的權柄。即便是聖潔如曼威與瓦爾坦,都無法獨立創造一個靈魂。
而在奧比斯。人類或者精靈,都源自於雙生之原力——阿努和帕多梅、阿努伊和西帝斯、阿克和艾爾或是撒塔卡和阿克爾,“實”與“虛”,大抵如此。很難去形容他們——假設前者是永不熄滅的光芒,那麼後者就是永遠黯淡的虛無——兩者錯雜交匯之處就是灰白之殤(艾爾諾菲語中為“奈恩”)。
普遍來講,在大多數文化中,阿努伊作為參與了創世的力量備受尊崇,然而人們對西帝斯的崇敬更甚,因為人們認為是他引發了各種反應。於是西帝斯就成了最初的造物者——人們認為他創造了一切的實體,希斯特一族甚至認為西帝斯確確實實作為一個實體而存在。
但無論是精靈文化,還是人類宗教,都曾隱晦的提及,阿努伊和西帝斯(阿努和帕多梅)都不是萬物的起始。
在這些些隱晦難明、也許只是神話傳說的案牘中,都曾提及,兩大原力之上,還有一個神秘的、偉大的、一切之始、一切之終的存在。這個存在被稱之為「阿努」(神之頭)。
精靈們認為,阿努創造、組成了一切。為了更加了解他自己,隨後他又創造了阿努伊,他的靈魂——“一切的靈魂”。阿努伊,作為一切的靈魂,為了能進行自我反思,必須將他的自我形式、屬性和智慧劃分開來,於是西帝斯誕生了,作為“一切的缺陷”來反思自己。“一切的靈魂”阿努伊又形成了許多的維面,在兩種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最終形成了奧比斯。
一開始,阿努伊的沉思沒有任何規劃,因此奧比斯顯得動盪而又混亂。於是奧比斯的化身們請求更有規律的秩序出現,這樣能使他們在不斷完善知識時過得更滋潤一些,同時也更方便阿努去了解自己。阿努又創造了奧瑞·埃爾,自己的靈魂的靈魂,而奧瑞·埃爾創造了一種遍佈奧比斯的新的力量,叫作時間。有了時間以後,奧比斯的位面們就開始瞭解了他們的習性和缺陷。他們有了自己的名字,如瑪格努斯,或者瑪拉,又或者是辛恩。其中有個叫作洛克汗的,缺陷更多一些,因此無論在何處他都不能長久停留。
於是他就跑遍了所有奧瑞·埃爾的位面,心中逐漸有個想法開始浮現,來完全地彌補這個缺陷:創造出奧比斯的靈魂,一個甚至連化身的化身都能自我反省的地方。他取得了很多支援,甚至連奧瑞·埃爾都包括在內——洛克汗許諾他成為這個新世界的主宰,於是他便欣然答應了。就這樣,他們創造了凡間,使得他們自己的化身也能存在,這就是et'Ada。
但這是一個詭計。洛克汗很明白:這個新世界有更多的缺陷,因為他根本就不是阿努的東西——凡間實際上屬於西帝斯,即“一切的缺陷”的。當越來越多的位面開始消亡時,不少et'Ada也隨之徹底死去。有一些逃過了這一劫,比如瑪格努斯——因此這個世界上才沒有魔法的缺陷。其餘的,像伊符瑞,將自己轉變為了艾爾諾菲,即地骨,才使得整個世界沒有就此消亡——他們必須不斷繁衍後代以維持這個世界,然而他們的力量一代比一代弱,最後就成了奧德莫。
隨後黑暗降臨了——洛克汗將其中最弱的生靈組成了一支軍隊,命名為人類,將西帝斯帶入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而人類則認為神秘的奧比斯這個怪誕的超自然位面,在時間的概念還沒有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奧比斯”的潛在意思就是實與虛——阿努和帕多梅交織而成的混沌區域。它還包含了眾多領域,包括光界和湮滅虛空,以及一些結構沒有像上述二者那麼複雜的領域。
由於人類很難用言語來描繪生活在“神秘的奧比斯”中的存在,因此這樣的模式讓他們愈發神秘。
這些靈魂是由不朽的兩極原力的點滴所構成。其中最先形成的阿卡託什——又被叫作時間之龍——他的出現使得其他原靈能夠有所參照,無論是神靈也好,惡魔也好,都紛紛將自己塑造、改造成型,開始了繁衍。
而他們死後就演變成了宇宙中的一部分。他們的死亡對於那些平凡的存在來說意味著浪漫的婚姻和成為父母的轉變——作為父輩,他們給那些平凡的“子輩”們的生存創造出了空間。
主導了這麼一場大事件的正是洛克汗,早期的神話傳說極力將他醜化為招搖撞騙的欺詐者,而多少有點同情心的版本則稱洛克汗是這個凡世存在的緣由。
隨後這些神奇的存在們就消亡了,成了et'Ada。這些et'Ada被凡界眾生奉為神明。他們的死亡割離了他們與其他神奇存在們的聯絡,他們被永遠禁錮在了自然中,再也回不到超自然的領域。與此同時,迪德拉們也誕生了,比起“神靈”他們更適合於居住在湮滅——更為趨近帕多梅的虛無中。這就是神話紀元(或者說精靈紀元)之前的黎明紀元的開端。
啊。瞧——事物總是如此相似,卻又彼此不同。
人類謙卑地認為他們是眾神創造出來的,而精靈則宣稱自己直接繼承了這些不朽的力量——這似乎並沒有什麼聯絡,但是這樣的區別造就了不同色彩的神話體系。
總體來說,造成人類與精靈分裂的緣由歸咎於凡界眾生和神祇的關係。
而談論二者相似卻又不同中必不可避免的一點便是,人類和精靈都認為,正是這些偉大靈魂et'Ada的消逝,才誕生出了人類與精靈的始祖。
也就是說,從本質而言,人類與精靈其實都是‘神’!
或者,他們是‘神’的碎片。
至此,大家是否理解,為何人類與精靈,甚至萬物的靈魂會如此珍稀、強大、妙用無方?
蓋因為,人類也好,精靈也罷,都是神的碎片。只是由於et'Ada的一代又一代的分裂、繁衍,致使他們原本不朽的靈魂愈發孱弱——這解釋了,為何越是先古的生命,越強大。而越往後的人類甚至精靈卻越弱小——到最後,這些不朽的靈魂由於分裂得太多、生命迴圈了太多次,他們不朽的本質徹底淪為塵埃,他們的意志不復存在,只剩下空洞而單調的本能。
但即便如此,維威克也給擁有信仰的靈魂起名為月幣,顧名思義:創世之月神規定的貨幣。有了空間蛇洛克汗就有了創世,就有了裂解後的凡人月幣流通體系。
而靈魂石冢的理想之主們對於月幣的追求可以說是相當飢渴,他們透過收割靈魂的方式來直接獲取月幣,甚至以類似靈魂石的形態表現來直接吸取凡人生命本質。若一個靈魂石捕獲了黑色靈魂,那麼黑色靈魂會在某個時刻被傳送到靈魂石冢;而若是一個靈魂石捕獲了一個白色的靈魂……
唔。
圖爾卡眯起眼睛,仔細地辨認著眼前這個被困在這顆被切割出多個面的完美寶石裡的微弱靈魂。他將他的意識分出極細的一絲,然後穿過晶瑩剔透的寶石截面,進入到了這個神奇而又怪誕的空間——寶石只是一個載體。對於一個靈魂而言,物質對它幾乎毫無影響。它可以是狹小的,也可以是如天地般浩瀚無垠。
但很顯然,眼前這個只剩下孱弱的、近乎本源的靈魂,圖爾卡根本分辨不出它原先到底是一名人類、抑或一名精靈和動物的靈魂。它只是如同風中之燭般的呆在這個上下左右、只是一片虛無的空間裡,任由圖爾卡如何試探、觸碰,都毫無反應。
它的意識甚至是空白的,彷彿它作為生命存在的的一切痕跡都已經消失,只剩下一絲最純粹的靈魂能量。
可即便如此,這團純粹的靈魂能量給他的感覺非常的奇妙,就像——就像——“尤拉德女士,如果可以,請將您的那把劍且給我一觀。”圖爾卡突然對不遠的女諾德人說道。
索麗妮·尤拉德很驚訝,她走了過來,將那把失去了魔力的鍛莫長劍遞給圖爾卡。“這把劍原本就是您發現的,您隨時可以拿回去。”女獵人囁嚅道。
看到他的動作,其他人也紛紛看了過來。
圖爾卡接過劍,細細的感受著裡面殘存的魔力與銘刻在劍身及劍體內部的魔法紋路,他的表情嚴峻,自帶威嚴。沒人敢於說話,空蕩的鍛莫大廳裡一片安靜。
突然,圖爾卡張開左手,那枚靈魂石無風的豎了起來,緊接著不知是否錯覺,伊斯拉恩他們感覺到,一縷微弱的光芒從靈魂石中漂了出來,飛入到了圖爾卡右手裡的魔法長劍中。
“原來如此,一個簡單的供需關係……”他喃喃道,然後圖爾卡將劍遞還給女獵人。“試試看,也許你會發現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