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戴著很舒服。”李撲很會說話。

“你們現在多大了?”

“一歲半咯”李撲說。

“你們有沒有學點什麼東西呀?”

“有呀,媽媽經常教我們學唐詩宋詞,還有散文。”李撲和李朔齊聲說。

“哦,你們這麼小就學這個,能記得住嗎?能聽得懂嗎?”

“能。”大小寶齊聲回答。

“好,真是兩個好孩子。背一點你們學過的給爺爺和奶奶聽好不好?”

“好。”李朔和李撲馬上站在一起,揹著小手,開始背誦起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房間安靜極了,聽見的是有一對稚嫩的童聲在背誦唐代詩人劉禹的《陋室銘》。

背誦結束時,除了李善達和丹紅,在場所有的大人都驚呆了:才一歲半的小孩,竟然能將這八十一字的陋室銘如此流利的背誦出來。太神奇了!

大家緩了一會才反應過來,齊聲鼓掌起來。李撲和李朔很有禮貌的說:“謝謝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謝謝陳伯伯。”

已經被驚到的王首長緩了一緩,說:“李撲、李朔,爺爺考考你們可以不?”

“可以呀,請爺爺出題目。”李撲和李朔還以為爺爺出另外的題目呢。

“你們能不能告訴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什麼意思呀?”

“弟弟,你來告訴爺爺。”李撲一副大哥的派頭。

“好。是這樣的,斯是指示代詞,是此,這的意思;是是代表肯定的判斷動詞。惟代表只;吾代表我;馨代表散佈很遠的香氣,這裡說的是品德高尚。整句話意思是說,這間雖然是陋室,因為居住的人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了。”李朔的解釋堪稱教科書式的標準。

王首長睜大驚訝的眼睛,看向李善達和丹紅,問:“你們是怎麼教的,怎麼如此厲害。這樣下去,如何得了。”

“這都是丹紅的功勞。文學方面,丹紅比我強太多了,因為他們年紀小,先從文化教育開始。等他們長大到一定的年紀,並從這文化教育中學到了做人的道理後,我才會開始教他們武功。”李善達如實回答。

“這兩個小娃,將來又是咱們國家的棟樑之才。小李子,你的師門,你和小紅,都是咱們國家的寶貝啊!”王首長滿是感慨。在座的人也十分認同。

是啊,如果不是親臨現場,任憑你如何想象,都無法想象一個才一歲半的孩子,竟然有如此高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太逆天了,太不可思議了。

對於這樣的事情,王首長是不肯輕易放過的。他心中已有主意:閱兵典禮後,如果大師同意,他將帶李善達一家再度拜訪大師。

聊了一會,丹紅站起來說:“我去幫秋蟬姐吧。”說罷,便往廚房走去。

秋蟬正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看見丹紅來幫忙,自然高興。兩個人邊幹邊聊。

“我老聽我爸誇你們倆,說小李本領大,聰明,善良。說你美麗賢惠。今日得見,弟妹果然是國色天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