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熱血沸騰
章節報錯
“王首長明鑑。師傅對我,如同父子,永遠不敢忘懷。”李善達也不遮掩。
“那天與大師聊天,我後來一直想,這儒、釋、道,究竟誰優誰劣?現在想來,哪一家都有優有劣,主要看個人的修為。對不對呀,小李子?”王首長似乎還在延續與大師的對話中。
“王首長說的極是。我們不能隨便一棍子將任何一家打死,每一家都會產生偉大的人物,每一家也都可能產生禍害社會的敗類,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某一家。任何時候,客觀而公正地看待事物,都是我們應該秉持的態度。”
“好,哈哈哈。你們聽到了沒有,小李子看問題,辯證且客觀,不帶有任何的私心和偏見。在這點上,你們都得好好向小李子學習。”言語中,不難看出,王首長對李善達的喜愛。
“師兄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力雖不能至,但心嚮往之。”清玄適時地插了一句。
“清玄和清竹,個性鮮明,特點突出,外表與性情高度一致,甚至功夫都體現出不同的特點。如果不知道你們倆的底細,還以為師出不同呢。”王首長對清玄和清竹的評價恰到好處。
“你們被兩位小云師傅打敗,也不要氣餒。畢竟,術業有專攻。他們專心練武,你們在武道上自然比不過他們。但是,你們取勝的法寶是綜合素質和能力,比如對槍械的使用,對戰場變化的把握等等,都是你們的強項。”王首長鼓勵兩位警衛員。
“報告王首長,我們不會氣餒,我們也知道我們這方面的不足。在上都,我們早就領教過小李首長的厲害,輸給他的師弟,也是情理之中。”兩位警衛員倒是看得很開。
“嗯,你們能這樣看問題,確實值得我高興。這個春節,過得特別高興,特別有意義,特別的不一般。小辛,午飯準備好了嗎?”
“報告王首長,他們已經發來資訊,準備好了。”辛勤馬上回答。
“好,咱們一起去吃新年第一天的第一頓飯。”王首長說罷,與李阿姨一起,帶著大家,跟著辛勤,往食堂走去。
這一頓飯,是辛勤讓人精心準備的。中海所有特色的美食幾乎都被搬到這頓飯上來,新鮮、爽口、美味、清淡又營養搭配合理。
“我看呀,這中海的民間美食,遠勝於上都,既好吃又健康。清玄和清竹,你們倆敢不敢到上都去啃一啃上都難吃的食物呀?”王首長有的放矢。
“回王首長,當年在道觀,我們吃的都很一般。現在,不管上都還是中海,都要比咱們當年在道觀強上百倍。我們沒有特別的能耐,吃苦是我們的強項。”清玄很有信心的回答道。
“嗯,清玄所言不虛。知道我為什麼急著見你們嗎?”王首長突然問起這個李善達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回王首長,我們不知道。”清玄和清竹齊聲回答。
“你們不知道就對了,這事呀,小李子也不知道。我來告訴你們。”王首長停了一下,清了清嗓子。
“最近,我國西南邊境並不平靜,個別國家老是挑釁我們,想蠶食我們的國土。我們可愛的戰士們一直奉行‘不開第一槍’的原則,這些國家也知道我們這一原則,更加知道,他們如果開第一槍,將承受我們無窮無盡的怒火。所以,他們其實也不敢開第一槍。”
“這樣問題就來了。他們挑釁,我們自然不能退讓,衝突的主要手段便變成了拳腳相向。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經驗,也給予敵方狠狠的教訓。”
“但這條邊境線的氣候十分惡劣,我們不能讓戰士們長期呆在那裡。這樣便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所有參與換防的戰士都必須功夫過硬。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有足夠功夫過硬的戰士。”
“戰士們平時的訓練都是各種槍械的使用,如何在各種環境和地形上打仗,而武功並不是戰士們的強項,原因之一,是沒有足夠的教練來指導他們。”
“我原來是考慮過小李子的,但我見過小李子的功夫。那是仙人一般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今天看到清玄和清竹與警衛員的過招,我感到很高興。這樣的功夫,才是我們戰士們最需要的,所以,必要的時候,我想請清玄和清竹到上都去,做一段時間的武道教練,不知道兩位意下如何?”王首長將前因後果說清楚。
清玄和清竹聽罷,頓時感到熱血沸騰。他們倏地站起來,大聲說:“報告王首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能夠為國家效力,是我們的光榮,我們更是責無旁貸,隨時聽候國家的召喚。”
“啪”一聲,王首長的手掌重重的拍打在飯桌上,激動的說:“好,真是好樣的。小李子,回去告訴你師傅和師伯,你們師門是國家的驕傲,國家一定會盡力協助你的師門發展壯大。清玄和清竹等候我的訊息,這次回上都後,便著手安排這件事情,你們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
“一切聽從王首長的安排,我們時刻準備著。”清玄和清竹齊聲回答。
“來,我先代表國家,代表我個人,敬你們一杯,祝福你們和你們的家人新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王首長站起來,舉起杯。在座的每一個人都站起來,一時間,玻璃杯清脆的碰撞聲此起彼伏。
此時此刻,李善達終於明白王首長的用意,也為王首長為國為民的情懷和責任所感動,心中對王首長更加敬重。
一直在旁邊陪同的辛勤,雖然不知道王首長與李善達之間還有什麼樣的交往,但他已經親切感受到王首長對李善達的愛護和信任。如果沒有這份愛護和信任,王首長不會到李善達家吃年夜飯,不會因為李善達的推薦便輕易接納清竹和清玄。所有這些,都是基於相互之間的信任和友誼。
辛勤也明白了,為什麼王首長對叮囑他的前任,只要李善達有求,他們一定要盡力幫助。連辛勤自己都覺得,像李善達這樣的人才,他們是一定會出手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