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太平盛世,師門沒有什麼可以憂慮的。當然,如果他們有求於你,你務必要出手相助。做人,不能忘記根本。記住了嗎?”師爺說完,問了一句。

“回師爺,徒孫牢記於心,不敢有忘。”李善達朗聲回答。但背脊卻感到寒意驟起:小鳳的事師爺竟然也知道!

“好,我們出去吧,他們都等了一週了。”師爺說罷,從床上向門口飄去。李善達見狀,腳下一用力,居然也飄了起來,李善達心中暗喜。

倆人來到石室門口,師爺先飄到地下,李善達則關好門,也跟著輕輕躍起,緩緩的降落在地上。

師爺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也許,他認為此時的李善達本就應該這樣。

師爺對七天的閉關時間拿捏得非常準確。李善達到達地上,發現依然是夜晚。不同的是,閉關前,天上懸掛的是一輪彎月,現在已經接近滿月了。月光的清輝愈發明亮,這山,這路,這周邊的茂密的樹林,都披上這淡淡的月光,柔和、寧靜、美麗。

清虛師伯和師傅在後院的一間房子等候著,看見師爺和李善達走來,倆人連忙出來迎接。師傅看向李善達,眼中閃過一抹異光:果然是天選之人,竟然脫胎換骨般改變了。

大家坐好後,清虛讓人送來飯菜。原來,師爺、師伯和師傅都沒吃飯,他們都在等待李善達出關。

看著陸續上桌的飯菜,七天沒進食的李善達頓時感到如此的飢餓,但他不敢造次,等待著師爺發話。

“今兒高興,上一點我們釀的清酒來。”師爺開口,清酒自然很快送來。

“徒孫從現在起不用忌諱酒了,你的身體已是百毒不侵,何況區區小酒呢。”師爺邊說邊舉起酒杯。

李善達和大家一道一飲而盡,然後開始大口吃飯。師爺微微一笑,說:“我教你的心法,必須每天修煉,不可耽誤一天。”

“徒孫遵命,一定不敢耽誤。”李善達滿口飯菜,說話也含糊起來。

“哈哈哈,我這徒孫是個真性情之人,不錯。清虛,說說你的想法給徒孫聽聽。”看來,李善達閉關期間,他們必定商量了什麼事情。

“我的徒兒清玄自小沒有了父母,一直跟著我學藝。雖然天賦不高,但人品很好,學習更是努力。現在也是快20歲的人了,最近動了心思,想回歸俗世。按照本門的戒律,一旦動了迴歸俗世的心思,便不再挽留。但他無依無靠,無處可去。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師侄那裡更合適,想聽聽師侄的意見。”清虛師伯的話,讓李善達想起上山時清玄的舉動。原來如此。

“這個沒有問題。我本來打算最近一兩個月成立一間醫館,清玄師弟過來,正好能幫我的忙。請問師伯,以師弟的技藝,哪一方面更擅長?”李善達一口答應了下來。旁邊坐著的師爺微微點了點頭。

“清玄這孩子,在醫道和武道方面都比較均衡。如果一定要說比較擅長,應該是在醫道方面吧。可以這樣說,他可以獨當一面坐鎮醫館。”清虛師伯的回答很清晰,李善達心中頓時有了計較。

“好,那就讓清玄師弟跟我到雲州吧。到時先和我一起住,等醫館開張,他也可以獨自在醫館住。現在去雲州,可以讓他做的事情很多,師伯放心好了。哦,對了,給師弟起個什麼迴歸世俗的名字好呢?”

“嗯,徒兒不才,還是請師爺賜名吧。”清虛師伯看向師爺。

“好,我給他起個特別的姓名。我覺得清玄這個名已經不錯,既然他要到雲州,那就叫雲清玄吧。”師爺稍加思索,便給出了答案。

“好,師爺起的這個名字好!既不忘根本,又貼合現在,實在是好。”李善達禁不住出聲叫好。

清虛和清善也覺得這個名字起得好,師爺難得的哈哈笑起來,邊笑邊手舞足蹈起來,像個老頑童般。

“就這麼定了,乖徒孫在這逗留的時間也不短了,也該回去了。明天帶著清玄到雲州去吧,記住咯,他有什麼不對、不好或者做錯什麼,你一定好好教導,必要時來一頓教訓。”師爺一錘定音並叮囑李善達要帶好清玄。

大家吃完飯,聊一會,便各自休息去了。

第二天清晨,李善達來到昨晚吃飯的房間,與師傅、師伯和師爺一起吃早餐。清虛師伯忘不了反覆叮囑李善達,內容無非是不要慣著他,要多教他適應這個社會,儘量讓他快速獨立生活和應對該做的工作。不管做人還是做事,如有不對,及時點醒他或者教訓他。李善達一邊聽,一邊點頭。

吃完早餐,四個人一起走到外廳。只見清玄已經收拾好行李在等候,看來,清虛師伯已經告訴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