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眾人的心臟又開始激烈跳動了起來!

雖然在朝廷的立場不盡相同,但他們還是以大唐臣子的身份而自豪。

生在一個如此偉大的時代,是他們每一個人的幸運!

之前伏允如此欺壓,所有人的心中,都深深憋著一口氣!

而現在,這口氣終於可以出了!

大唐很快,就會發動前所未有的超級大反擊,把所有敵人全部擊潰!

看著眾人逐漸高漲的情緒,李世民也是龍顏大悅:

“這一次,朕要把整個阿爾金草原通通打下來,讓絲綢之路徹底貫通!”

“居然敢招惹朕的大唐,那麼就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

“這一次,我們要殺到草原血氣繚繞三年而不散!”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李世民這番話,一說完,就得到諸多大臣的激動回應!

尤其是那些武將,更是一個個熱血澎湃,恨不得立刻操起傢伙,衝上沙場,一雪前恥!

涼州的恥辱,要土谷渾用鮮血來償還!

而就在眾人激動萬分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站了出來,眉頭緊皺。

“陛下,臣倒是有一個疑惑,不知道護國公有沒有提及解決的方法?”

他正是剛剛上任的禮部尚書高士廉,也就是長孫皇后的舅父。

他之前因為私自扣押秘旨,沒有傳達給陛下,於是被貶官到了蜀地。

後來因為大唐版圖急速擴大,加上清河崔氏的沒落,李世民需要更多的大臣來充實朝廷,也就讓高士廉回到長安城,擔任禮部尚書一職。

如果王遠知道這一事情,肯定會再次感嘆歷史修正力的可怕。

高士廉本應在貞觀五年才能迴歸,現在卻整整提前了一年多。

他改變了很多事情,可更多的事情還是按照原先的軌跡發生了。

“就算我大唐將土谷渾,薛延坨,乃至於西突厥都吞併了。”

“可面對如此廣闊的疆域,我大唐又該如何去管理?”

“阿爾金草原,雖然論起面積比我大唐小很多,但也八成廣闊!”

“到時候,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各個草原民族的矛盾和派出不安定因素?”

“陛下,領土擴大對於我大唐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這些擴大的領土全是不安定的地區,我大唐鞭長莫及,那恐怕只會徒生禍患!”

高士廉和程知節一樣,也沒有什麼歪歪曲曲,直接一刀切到了主題上。

作為一位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卻在貞觀元年就離開了長安,被貶到蜀地的老臣。

他對這位莫名其妙冒出來的護國公,和其它大臣的反應不太一樣。

別的人是欽佩,而他...是很不服氣!

自己作為開國功臣,還是長孫皇后的舅父,卻是一些小錯,被貶離了長安,去到了蜀地。

而這位護國公,卻僅僅十多歲,甚至連真身都沒有出現,就被封國公,封地更是佔據了大半個遼東!

這要讓高士廉如何服氣?

他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