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等待答案的李君羨,聞言之後頓時渾身一震!

果然是這樣!

“王公子,為什麼你要針對清河崔氏?”

“難道他們也得罪了你嗎?”

“沒有得罪,可那又怎麼樣?”

王遠輕笑,走到一旁,放下掃把,看著天空:

“雖然沒有關係,但我現在就看崔氏不順眼,而且是特別的不順眼!”

“如果沒有清河崔氏的默許,吳興崔氏那會有膽子行如此喪盡天良之事?”

“反正我現在已經把刀子遞到了李二的面前,要如何去做,全看他要如何選擇。”

王遠收回目光,轉身離開,只留下李君羨一個人在原地發呆

僅憑一些告示,就想要扳倒一個超級世家,這要是在王遠前世,是絕對的不可能。

但在大唐,這一切卻又顯得合情,合理。

在大唐,每一張紙都是極度的珍惜和昂貴,也因此,老百姓會對告示上的內容從來都不會有懷疑。

因為能被寫在告示上,這本身就是公信力的表現!

就拿《孟子》舉例,全書一共三萬多字,總計是十四卷。

而一卷就是一貫錢!

一整套《孟子》,這樣算下來就是十四貫,相當於普通老百姓兩年不吃不喝,才能積累起來的財富!

而且《孟子》還只是科舉參考書中的一本,還只是最短的幾本之一!

要集齊一整套,整整數百上千本的科舉書籍,最起碼也要花費一百五十萬貫!

一百五十萬貫是什麼概念?

你要一個農民從石器時代一直種田種到現在,也不可能有怎麼多的錢!

可想而知,這個時代的紙張,是貴的多麼離譜!

如果按照現在大唐的物價來算,王遠每一張告示,最起碼也價值十貫!

一百張告示,就是一千貫!

一千張,就是一萬貫!

一萬張,就是整整十萬貫!

而王遠的製紙工坊,這半個月以來,少說也製造了十萬張告示,才能讓它們在那麼多州郡之間廣泛傳播!

如果換算成金錢,在新竹製紙法還沒普及的大唐,這就是上百萬貫!

誰會花那麼大的功夫去造謠?

或者說,誰有膽子,有財力,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造這樣的謠?

王遠所抓住的,正是這樣一個機會!

世人絕對不會想到,在這個世界上會有一個“大傻子”,會為了十幾條田舍奴的賤命,去挑戰北方第一豪門——清河崔氏!

王遠此舉,不成功,便成仁!

李君羨聽完之後,腦袋徹底宕機,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他該說什麼?

他又能說什麼?

五姓七望之一的清河崔氏,那個在拍賣會上能用兩百多萬貫拍下“馬踏飛燕”琉璃寶具的超級世家,連陛下都要認真對待的真正望族。

現在,居然因為被王遠看不順眼,而要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