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聽到這話,李世民當即渾身一震,之前一直存在於腦海中的迷霧,瞬間散了開來!

是呀!

他怎麼就忽略了這一點呀!

這樣一個才十二歲的吐蕃國主上位,哪怕他才情通天,也不可能鎮壓住局勢。

年齡,始終是他最大的硬傷!

當初年僅十四歲的漢平帝,不就是因為說錯了一句話,而被王莽毒殺的嗎?

雖然這很可能只是歷史對王莽的汙衊,但也能看出年紀對一位皇帝來說是何等重要。

誰會願意被一個小屁孩站在頭上作威作福?

就好像他李世民看不起松贊干布一樣,難道吐蕃那些大臣就看得起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明明是一件很明顯的事情,而李世民對松贊干布的年齡也是心知肚明,可他就是看不到!

甚至如果不是被王遠點醒,他很可能一直都想不到!

這就是所謂的燈下黑,有些東西已經擺在了你的面前,可你就是視而不見。

哪怕對王遠有著很深的“幽怨”,但李世民不得不承認,王公子不愧於當世神人之名!

真的太厲害了!

“那王公子,這吐蕃內亂的雙方,都是何人?”

房玄齡這時也開口,幫助李世民提問。

雖然王遠說的很在理,但為了謹慎,他還是想問問詳細情況。

畢竟此事太過事關重大了。

“自然是松贊干布,和吐蕃的宰相韋乞力徐尚年。”

王遠輕輕一笑,拿起筷子沾了沾茶水,然後在桌子上畫出一大一小,兩個相互包容的圓圈。

小圓在內,大圓在外。

李世民等人連連看去,王遠笑道:

“吐蕃新王年幼,之前都是其母,也就是吐蕃皇太后廬氏代替他執政。”

“而廬氏多年前就已經病入膏肓。”

“不出意外的話,她應該已經去世了,所以這個大圓消失了。”

說著,王遠擦去了桌子上大圓,讓小圓露了出來,又在它旁邊畫了一個差不多的小圓。

“而接替廬氏繼續攝政之人,就是吐蕃當今的宰相韋乞力徐尚年。”

“可他無論是能力還是聲望,都和廬氏相差甚遠。”

“根本就無法繼續吞下松贊干布,而松贊干布也有自己執政的念頭,所以便有了內亂的發生!”

“十二歲,正是一個有野心,卻缺乏能力的年紀,總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