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之所以這樣詢問,倒不是因為嘴饞了,而是覺得這玩意好像能夠當口糧。

要知道,雖然大唐戰勝了東突厥,使得國內的民心已然穩定,又有世家的存糧,不至於會因為一時天災而升起動亂。

但真正的問題——糧食生產還是沒有解決!

只要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麼無窮無盡的天災就始終是大唐頭頂的一道尖刀,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落下。

李世民這個皇位來歷本就很血腥,如果不能應對好這些天災,肯定會有很多流言蜚語暗中傳播。

也許這個所謂的王府特產,會有一些意外之喜。

“當然可以!你隨便吃吧!”

王遠很是客氣,他讓明叔拿出來紅薯,就是為了給老李他們吃的。

“多謝公子!”

李世民道謝,然後小心翼翼地拿起另一塊烤紅薯。

他仔仔細細地研究了幾秒,才折斷一小塊來吃下。

剛入口,味道和長孫皇后說的一樣,糯糯的,甜甜的,的確是出奇的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有飽腹感!

這玩意,好像真的能當口糧呀!

想到這裡,李世民當即激動了起來,連忙問道:“王公子,這到底是何物?”

“額...你可以叫它紅薯,它就是長在地裡的,耐寒又易長活。”

“它每年的四月,八月都可以種植。”

王遠想了想,漫不經心地介紹了一下紅薯。

紅薯的確是一種非常好的糧食,不但耐寒,而且產量也是非常驚人,一年的畝產最低也可以達到二十石。

在唐朝,一石就是將近一百公斤,畝產二十石就是整整四千斤。

其實在昨晚舉行烤紅薯大會的時候,王遠就藉機向周圍的鄰居推薦這種全新作物。

可實際上的效果卻不是很好。

倒不是紅薯的產量太低了,相反,而是產量太高,高到了一個沒人敢相信的地步!

這可是畝產四千斤呀!

而且還有如此強大的環境適應力。

天底下怎麼可能會有那麼恐怖的作物呀!?

難不成這些紅薯都是直接吃土長大的嗎?

簡直就是離譜!

所以哪怕這些百姓對王遠很是信任,也很感激他對藍田縣所做的一切。

但還是沒人敢冒這個風險,放棄原本的春耕,種下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