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王遠主動提起,他都差點忘記了正事。

念及,想起自己現在的艱難處境,長孫無忌當即趴在桌子上,神色低落:

“王公子呀!我真的是太難了!”

“現在我都想昏死過去了,直接一了百了。”

聞言,王遠詫異,連忙輕笑安慰:“老孫,你別這樣說,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比活著更加難得。”

“只有一條賤命在,萬事皆有希望。”

“哎!”

然而老孫還是嘆息道:“王公子,你是不明白我的處境呀!”

“我其實和老房一樣,都是老李手下的一名小商人,平時跟著老李做事,一起發財。”

“可最近老李生意不是破產了嗎?他就讓我去跟人收回,之前還沒追還回來的買賣錢,想要藉此東山再起。”

“可那些欠錢的人都是我的親朋,而且處境都不太好,我現在去收錢,毫無疑問會被蓋上不仁不義的罵名,被人唾棄。”

聞言,王遠當即明白過來:“所以老孫你現在的情況是,一邊是你的親戚,一衣帶水。”

“一邊則是老李,休慼相關。”

“而你在中間,裡外都不是人。”

“對吧?”

“沒錯,就這麼回事!”

聽到王遠如此貼切的描述,老孫當即激動點頭,差點想哭了,誠懇道:

“王公子你說,我要怎麼辦才好?”

說著,老孫眼神期待地看向了王遠。

老房也不例外,他也想知道王公子對此事,會有怎麼樣的對策?

“哈哈!這破事還不簡單嗎?“

看到兩人如此期待,王遠當即輕笑了起來。

作為歷史高材生,王遠一下子便從腦海裡找到了和老孫相似的唐朝歷史人物。

那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被封為趙國公的——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在大事之上會顯得很果斷,玄武門之變前夕,建成太子向李淵進讒,藉機將房玄齡、杜如晦逐出了秦王府,遠離李世民。

那時候,李世民的身邊,就只剩下長孫無忌,是長孫無忌多次勸導,幫他堅定了殺兄弒弟的決心。

但在一些小事之上,長孫無忌就顯得很婆婆媽媽,是典型的牆頭草,誰也不想得罪。

李世民活著的時候還好,憑藉著姻親關係,長孫無忌的官途依舊能一路順風順水,甚至成為大唐丞相。

可李世民一去世,他就因為在唐高宗李治要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後這件事上不敢站邊,明確態度,而被一代女帝武則天記恨。

以至於沒多久,就被李治以“謀反”的罪名,削去了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而後李治又令他自縊。

甚至在他死後,曾經呼風喚雨的長孫世家,所有族人也被流放到嶺南,世代為奴婢。

正是因為猶豫寡斷,所以長孫無忌這位堂堂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最後的下場卻是最悲慘的。

“老孫,說句實話,我都不明白你有什麼好糾結!”王遠搖頭嘆息。

聞言,老孫立馬擺出一副請教的模樣,恭敬道:“王公子,還請你給我一個主意。”

“其實我的主意很簡單,你只需要明白一個道理。”

王遠說著,再次喝了一杯酒,凝重道:

“那就是,無論是做什麼事情,牆頭草的下場都是最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