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諸王問罪晉陽府(下)(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先平遼王一步,向前逼近過來,要對姜月清動手。
「本王要親自斬下她的頭顱,以其鮮血祭吾證道之路。」平遼王神色冷冽,讓楊雲退下。
「嫂子……」李憶涵輕輕拽了住姜月清的衣角,靈動的大眼中滿是憂慮。
平遼王能被皇朝封為戰神,實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她不想看到姜月清出現危險。
金色的大殿上,刻有日月星宇、山水萬靈,仿若可以鎮壓諸天世界一般,向前碾壓而來,光芒淹沒了天地。
平遼王立身在殿宇之上,周身龍鳳和鳴,當真如神祇出巡一樣,那種氣勢非常懾人,讓人無法直視。
「不就是一座殿宇嗎?有什麼可神氣的。」一道不和諧的聲音響起,鬼見愁開口道:「我家師尊的寢宮可是遠古神祇住過的,甩他一百條街!」
在場的人都不知道他說的其實就是一座四面通風的破廟,是薛三棺早些年修行時住的地方。
平遼王的叔祖露出輕蔑之色,道:「你們這幾個鄉巴佬,可知吾侄孫有太皇之姿?!」
「太皇之姿?當朝太皇尚且在世,你竟然說出這樣的話語,怎麼著?你們兩遼王府想謀朝篡位啊?」鬼見愁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大聲叫嚷了起來。
皇朝與聖地還有世家不同,只要有一人證道成為無上,其後世子孫不管是不是無上,也都可以世襲皇位。
無太皇之實,卻可享有太皇之身份。
當然了,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沒有人證道成皇的前提下。
當今天下,倘若真有一人證道成為無上,而且還是皇朝中的一位諸侯王。
那麼他就可以入住聖都,推翻朝堂,成為新的統治者,也就是所謂的改朝換代。
也正因如此,「證道」這個詞在皇朝極為敏感,沒有人敢隨意評論,否則很容易就會被安上居心叵測、謀朝篡位的罪名。
鬼見愁就抓住了這一點,大作文章,說兩遼王府居心不良,意圖造反。
「你!你胡說八道什麼呢?!」平遼王的叔祖怒目圓睜。
鬼見愁看向了其他諸侯王,道:「各位,剛才那老東西自己說他侄孫平遼王有太皇之姿,我想你們也都聽見了,你們難道就不說點什麼嗎?」
很快就有一些不滿兩遼王府的諸侯王開始發難。
「楊昆,你什麼意思?」
「你那侄孫想取代當今太皇?」
楊昆,也就是平遼王的那位叔祖。
他自然是打心底希望平遼王有朝一日可以證道成皇的,但這種想法畢竟是觸了忌諱,不能在明面上說出來的。
他此時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楊雲在此時站出來解圍,道:「老祖年事已高,精神偶爾有些錯亂,諸位莫怪?」
言下之意就是說楊昆的精神不正常,剛才說的那些話就是在發神經,不必太過深究。
雖然面子上掛不住,但好歹是躲過了一劫。
「小壁崽子,你給我等著!」楊昆惡狠狠的瞪了鬼見愁一眼,殺機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