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也不是泛泛之輩,應是一位駐顏有術的高人,因此也不敢有所怠慢,趕緊跑去向上稟報。

以姜月清現在的境界,改容換貌一般人基本無法洞悉,除非是遇到了那些聖子、世子,或者是境界超過五藏天的修士。

時間不長,武英宗的一位長老出來相迎,道:“不知是何方道友訪我武英宗?”

“福生無量天尊,貧道空青,有禮了。”姜月清有模有樣的誦了聲道號。

“道友訪我武英宗,不知是有何見教?”

“久聞武英宗之大名,此次路經燕地,特來拜訪,欲與各位高人論道一二。”說到這裡,姜月清又誦了一聲道號,一幅老氣橫秋的樣子。

“道友裡邊請。”武英宗的這位長老,一時還真就被她唬住了,客客氣氣地將她請入山門,並且解釋道:“宗主身負要責,短時間內無法脫身,讓老夫好生招待道友。”

這名長老將姜月清請入武英宗的深處,這裡斷崖一座座,岩石峭壁之上爬滿了老藤,古洞林立。

姜月清雙眸微眯,覺得此地很不一般,不似凡俗之地,似有道韻繚繞,給她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在一片山林清泉之間,亦有參天古樹聳立,姜月清被帶著來到一座亭臺中,與那名長老席地而坐,一名童子奉上熱茶。

“此地含秀而蘊幽,想來也不是凡俗之地。”

“哦?此話怎講,不知道友看出了有何不凡之處?”那名長老笑著問道。

姜月清不緊不慢的輕抿了一口茶水,而後張口就來,道:“我觀此地,古洞悠悠,隱約間,似有玄奧道韻繚繞,莫不是曾有高人在此居住過?”

此言一出,那名長老登時就站了起來,神情之中滿是激動之色,道:“道友果然不凡,好眼力!”

“那麼激動作甚?真以為我誇你們呢?”姜月清暗自撇嘴,不過當她散出神識,探查了一番之後,登時就愣住了。

她張口就來的話語竟然應言了!

她散出神識,掃過斷崖,越過峭壁,穿過古洞巖窟,拂過仙藤古林,看到了許多很不一般的東西。

這武英宗上下,古蹟甚多,摩崖碑刻遍地皆是,但更讓她驚詫的是,竟然真有一種無形的玄奧道韻在此地繚繞!

姜月清心中頗感震驚,衝著那名長老詢問道:“不知是哪位高人曾再此居住過?”

“無人知曉,那是一座古巖洞,只有少量的刻字,可惜並無妙法傳承下來。”

這名長老在前引路,將姜月清帶到了一處僻靜之地,這裡寸草不生,亂石堆積,斷崖林立,一片荒涼,什麼也沒有。

但就是這樣的一片荒涼之地,卻給姜月清一種以歲月悠悠,浩瀚無盡的感覺。

“武英宗在此開宗立派,難道就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嗎?”姜月清詢問道,此地非同一般,來歷定然不凡。

“並無任何發現,事實上,當年某位來自仙道聖地的長老路經此地,亦在此靜坐多年,可最終也是一無所獲,認為此地確實曾隱居過上古大能,但卻並未留下任何妙法傳承。”這名長老解釋道。

聞言,姜月清的心一下子就涼了半截,連仙道聖地的長老都未能探查到什麼,更何況是她?

前方,一座古巖洞進入視線,洞前的石壁上,刻有兩行鐵鉤銀劃的字跡,也不知道存在有少年月了,字跡已經被歲月侵蝕磨滅的差不多了。

“本欲起身離紅塵,奈何影子落人間。”

姜月清心中震動,她並沒有發現任何妙法,更沒有覺察到大道傳承,但那兩行字跡卻讓她心中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只因那兩行字跡乃是墨尊所留!

她曾深入無極山,在那裡見到了一本玉書,上面清晰的纂刻有兩個大字——《墨書》,與眼前這些筆跡完全一致,顯然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怪不得此地不凡,有玄奧的道韻在流轉與繚繞,原來是曾有一位仙道至尊在此隱居過。

無盡歲月過去,她留下來的痕跡依舊不滅,恍惚間,彷彿可以感受到墨尊遺留在此的無上尊威。

姜月清並未在古洞那裡停留多久,擔心會讓人看出端倪,很快便和那名長老回到了剛才品茶的涼亭之中。

“貧道此行,除了拜訪武英宗之外,還奉了家師之命,要於貴宗主相商一事,可惜貴宗主要事繁忙,不得一見。”姜月清不緩不慢道。

“哦?不知令師尊號?有何事要與宗主相商?”

“掩月宮已被吾師攻佔下來,立名小崑崙,希望能與貴派和睦相處。”姜月清淡淡一笑。

她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而後以手為筆,在石桌上纂刻了一個“青”字,隨即起身告辭,化成一道殘影,眨眼消失在了山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