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是姜月清的錯覺,殘破的殿宇似乎變大了不少,緊接著,有許多朦朧的瓊樓玉宇浮現而出。

公夫子如一塊腐朽的枯木般,與那一方被映照出來的世界對立而坐,沒有一點生機,如腐朽的枯木一般。

殘破的殿宇不斷放大,竟開始有云霞繚繞,朦朦朧朧。

公夫子那佝僂的軀體緩緩升起,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來到殿宇外面,置身在上方那片朦朧的瓊樓玉宇中。

天地間,彷彿又莫名的軌跡在浮現,形成繁複而深奧的秩序與法則,衍生出了許多神秘的圖文,在天穹上隱隱作現。

整座鹿角峰都在微微輕顫,似乎發生了蛻變。

正如公夫子所言,傳承秘法就蘊藏在鹿角峰中,鹿角峰就是用以流傳於世的經書。

但這部經書並不是文字,而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最精純與最原始的真義,能否感悟得到,全憑個人造化。

此刻,公夫子極有可能已經感悟到了那種真義。

姜月清不是公夫子,她來到鹿角峰還不到一個月,對這一座山峰的瞭解,還只停留在初步階段。

她盤坐在十米開外的一片草地上,靜下心來,嘗試著去感悟與捕捉那些自鹿角峰中,流露而出的真義軌跡。

“天地自然,穢炁分散……”

莫名的聲音在震盪迴響。

公夫子盤坐在那朦朧的瓊樓玉宇中,一動不動,靜若枯木,聆聽著玄妙法音。

姜月清心神合一,進入到一種空靈的狀態,公夫子所能感悟到的一切,她也同樣靜聽於心。

斷失了漫長歲月的傳承秘法,於此時再現,天音浩蕩,妙諦紛呈,道蘊流轉,顯得無比神秘。

這個時候,也不得不驚歎古之聖賢——[姜太公]的無上上段。

不留一字一言,以整座鹿角峰為“容器”,將所創秘法的真義蘊藏其中,使其流傳於世,這是何等的心境?

遠處,各大主峰的強者皆在遠眺,觀察著鹿角峰的奇異變化,神色各異,有人震驚有人驚疑,更有人妒忌。

“鹿角峰斷失已久的傳承,終於要再現了嗎……”

“那姓公的老匹夫,怎配繼承那種強大的的秘法!”

“話也不能這麼說。公夫子雖然資質普通,根骨平凡,但畢竟坐守鹿角峰多年,我們現在已經看不透他了。”

“鹿角峰的傳承秘法,乃古之聖賢——[姜太公]所創。史書上是如何描寫姜太公的?大器晚成。

而你們再看那公夫子,他與史書上所描述的姜太公,是不是有幾分相似的特性?”

各大主峰的強者們都已經意識到,鹿角峰在不久之後,將重回鼎盛。

另一邊,通天書院的老院主以及兩位齋長,立於雲端之上,注視著鹿角峰的變動。

“公長勝……他走上了聖賢曾經的道路,將來的成就不可估量。”

“這個之前我們認為是資質最為平庸的人,將來通天書院的存亡,或許還得依靠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