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涯與中龍城之間距離不算遠,他們原計劃一個月左右就會到,但在一個月之後,旅程連一半也沒走到,其原因也很簡單,在佛陀涯與中龍城之間有很多村莊,在這些村莊中有一處集市,集市中很是繁榮,曾經的少女莫然如今已成了大姑娘,強大的好奇心與女子的本性,讓她看到所有好玩好看的東西都會駐足於此,捧在手裡把玩。

三人中,陳志對金錢沒有什麼興趣,因為他從來沒有過,莫然對於金錢有很強的奢望,但她卻與陳志沒什麼差別,從小家境窘迫。

最有錢的就是李澤坤,李澤坤揹負了吃喝玩樂,最頭痛的也是李澤坤,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錢袋一天一天干癟下去,這也是他前半生所有的積蓄。

在他們平日裡的談話中,莫然知曉了陳志的乾坤袋可以儲納萬物,李澤坤當時就兩眼發暈。

在一個月後,他們離開集市時,陳志的乾坤袋內不知道塞進了多少東西,只知道李澤坤有了一句口頭禪,“姑奶奶,你要麼放下,要麼殺了我。”

這也是三人相聚後過的最開心的一段。

自從中龍城出來後,莫然攙著陳志胳膊的動作已經慢慢成了習慣,李澤坤在其身後,如同護衛,如同隨從。

越是靠近斷山,人煙越是希少,坊間有傳聞,佛陀避世,不喜凡塵,所以,在臨近斷山後,已經再無人煙,有的只是兇禽猛獸。

三人中陳志作為前鋒開路,凡是有什麼兇禽猛獸都會被一一擊退,在他們登臨斷山時,一個年輕的和尚正向他們走來,碰面之後,和尚行佛禮,三人回禮後,和尚說到:“佛陀數天前已命我在其等候。”

三人互相對視之後,隨著僧人登上了斷山。

斷山之上,平坦的程度不亞於山下,方圓三百丈左右,有百餘坐佛雕分佈在斷山的邊緣,圍成環狀,其中間的位置是一坐古塔,古塔看似很殘破,共有七層,高十一丈,在古塔的四周有四十九間寮房,分別延伸向七個方向,每個方向為七間。

三人隨著和尚直接進了古塔,在古塔的一層,正盤坐著和尚口中所說的佛陀。

佛陀正閉眼敲打著木魚,緩緩開口:“古人有說,魔縛所縛,未脫魔羈,由必還來生此界故,少年,你可知否?”

陳志搖頭,佛陀又說:“古塔七層,七級浮屠,擇、精、喜、除、定、舍、念,少年可願入這浮屠塔?”

陳志行了佛禮,輕言說到:“佛陀,我來此是想尋求一個真像。”

佛陀睜開了眼睛,慈眉善目,看著陳志說到:“一切都是定數,先人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只等時候到來,幾世因果幾世了。”

“一切都在浮屠內。”

陳志似懂非懂,問到:“那…佛陀的意思是,我若入這浮屠塔,將會知曉一切,那麼,我若離去呢?”

“雖有前世輪迴,此劫不可避。”

李澤坤聽的是暈頭轉向,一旁的莫然也是如此,兩人默默轉身,走出了浮屠塔。

陳志沉默了很久,隨後對佛陀說到:“我入浮屠塔。”

隨即,浮屠塔的大門關閉,一道結界籠罩了整個斷山。

之前帶他們上斷山的和尚再一次走來,給李澤坤與莫然安排了住宿,隨後離去。

浮屠塔內,佛陀說到:“一級浮屠,擇,此塔可為你重結識海,教你辯識真偽,結慧眼。”

佛陀話語落下,身影消散。

“重結識海?辯真偽?結慧眼?”

陳志心中疑惑,在佛陀身形消散後,一級浮屠內空空蕩蕩,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去做,愁的他眉頭緊鎖。

這時,佛陀的聲音不知道是從哪個方向傳來,但只有兩個字“靜心”。

而就這兩個字,陳志瞬間就抓住了重點,慢慢撫平焦躁的內心,去冥想,去感悟自己的識海,在他的識海中,隱藏了太多過往,但能讓他開心的,只有零星幾點。

一幕幕畫面從他的識海中浮現,他臉上的表情大多都是悲傷。